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三论书法研究与学科建设(丛文俊)——书坛新论
发表日期:2006-06-30 22:36:00 来源: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被阅读[1685]次

三论书法研究与学科建设 丛文俊

初次议论这个话题时,我主要谈了“现有书法研究水平及领域分布”、“关于学科建设” (包括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教材、师资等)、“新世纪书法研究展望”三方面内容。〔1〕再次议论这个话题时,我主要谈了现存问题中的知识结构与设课、高等书法教育的理念两个方面的问题。〔2〕这里,拟就完善课程设置,强化基础教学的学术性与拓展研究领域,人才培养与面向社会需求问题,再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一、课程设置问题的补充说明

目前,全国各类高校纷纷上马书法专业教学,从本科选修与基础课,到书法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专门人才培养,靡不备具,一时成为显学。但是,设课相对集中和趋同,所缺亦多,尚未充分体现高等书法教育的优势。

1.设课与教学问题

本科专业教学设课主要有书法史、美学、书论选讲或理论史、篆隶楷行草篆刻等分体分类教学,师范院校的辅修课有古典文学作品选读、古汉语、文化史等,美院则有国画、古典诗词、艺术理论之类。其中最普遍、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并不能全面了解书法及其各分支学科的情况,文化课素质教育收效微乎其微,学生偏重动手能力,与社会上的自学相比,并无明显的优势。这种情况影响到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其表现是知识面狭窄,问题意识和学术研究能力偏低,缺乏创造性,学位论文选题和写作流于平庸,工作的适应性差。

此外,美学与艺术理论教学缺少针对性,空疏而肤浅,甚至连书法鉴赏原理、书法评论基础术语或范畴的解说、抽象艺术的创作与审美等最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文化课大体延续高中的教学方式和标准,老师泛泛而讲,学生不甚了了。特别是书法本科录取中的文化课分数很低,表明学生入学前的文化水平不过是高中的中等偏下位置,入学后的文化课教学能否使之达到高中的较好水平,已经很难保证,更不要指望达到大专以上水平了。除教学外,还有学生认识上、感情上的问题。所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后继乏力,与此有直接关系。

2.学科建设的需要与书法的“化石结构”决定了书法设课必然要立足于传统

古代书法文献种类繁多,数量极大。怎样了解并能学会利用这些历史遗产,怎样借助古人的见解和经验,更好地认识书法,搞好学科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这里,首先要尝试建立“中国书法文献学”,以引导学生阅读、使用现有的各类书法文献,使书法成为有本之学,使弘扬传统文化的愿望落到实处。顾名思义,书法文献学是关于古今书法论著的专门学问,它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古代书法文献的撰述与编纂;
②古代书法文献的历史概况;
③古代书法论著的文献学考察,包括版本、目录、校勘、解题等;
④古代书法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包括辑佚、辨伪、校点、注释、译文、综合研究、分类研究、个案研究等;
⑤书法史料文献,包括书史(通史、专史、地域史)、人物评传、表谱、作品著录与研究(传世墨迹、法帖、石刻拓本、出土文字遗迹)、历代文字政策与书法教育、名物制度等;
⑥现代书法文献。

这些内容如果没有系统、专门的教材和教学,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涵概,即使是书法史(包括新近出版的大型七卷本《中国书法史》丛书),连关系极为密切的“书法史料文献”都不会全面地得以展示,更不要说提供相应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了。即以作品为例,它包括:

a.石刻
传拓与拓本的选择(初拓、善本、翻刻、剜补、伪刻)
拓本著录;
拓本考证;
题跋;
著述(汇编、类编、集释、补证) ;
碑别字。

b.刻帖
法帖(汇刻、单刻、官刻、私刻、伪刻) ;
著录、版本鉴别、释文及刊误;
题跋、考证;
著述与研究。

c.传世墨迹
收藏、著录;
题跋、评鉴;
考证、辨伪;
个案与综合研究。

d.出土文字遗迹
书体、文字(摹释) ;
书制工艺(铸铭、刻款、模制) ;
名物(结合传统金石学与现代考古学) ;
拓本(著录、题跋、考证)与墨迹作品 ;
辨伪、断代 ;
分类 ;
个案研究、综合研究及成果利用。

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内容尚不止于此。目前,书法史著述对相关内容只有零散的涉及,缺项亦多;如果建立书法文献学,也只能从文献的角度加以关注,虽然胜于书法史,但也很难做到深入、细致地解决问题。所以,还有必要设置“古代铭刻学与碑帖研究”这样一门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地考察古代甲骨金石砖瓦印陶文字遗迹的书刻工艺,解释其作品风格现象及所以然,通过名物制度来了解各类作品及其社会功用、审美与文化价值,通过传拓材料、技术来明确各类作品的拓本优劣,最终全面检讨古代书法文献相关论说和传统金石学、现代考古学与古文字学等学科的研究,为正确认识这类书迹、进行学术研究打好基础。作为碑帖研究,都应该以概说和具体的个案研究实践相结合。刻帖实物资料不易齐备,但可以利用印刷品;碑帖近年流传极多,新出土者也多,不难收集,若要保证教学的用途,并不困难。

为了使书法史、作品、书法理论教学取得较好效果,书法本科和研究生都应开设“中国文字学”,具体地介绍汉字构形原理及其发展、书体、碑别字与俗字、工具书使用四方面内容。目前的文字学著作大都以前两部分为主,涉及俗字时往往依据字书(包括方言、地域因素、古今差异所致文字现象)进行说解,而对古代文字遗迹大量存在的异体字及其成因(包括碑别字)、书体演进中书法的地位与学术意义,几乎不做涉及。而这些内容在书法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至于古文字学,以其集中在先秦,秦至西汉早期只是略为涉及,不能全面有效地配合书法教学,可以不设。

3.设课原则与师资

设课必须服从于高等书法教育中学科建设的需要,不能因人设课、会什么上什么,以免造成长期的教学缺憾。当然,目前的师资普遍地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聘请其他学科的教师讲授往往会以不通书法而缺乏针对性,成为束缚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瓶颈,问题最为显著。所以,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人才资源,即成为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

讲到师资,必须关注师资队伍建设,它是搞好高等书法教育的起点。而要搞好师资队伍建设,还必须以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提高书法研究水平为努力方向。书法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如何,是师资队伍的检测标志,也是学科建设的标志。即以普遍进行的书写实践教学而言,大家天天在讲创作,而究竟什么是书法创作、如何进行书法创作的问题,目前并没有解决。例如:
①古今文字的重复使用,决定了书法作品普遍存在的重复特征,对重复书写中的“创作”应怎样认识和把握?
②书家个性的循环与复制成为所有书法作品的来源,那么,个性循环与重复是“创作”吗?明清以来书画市场屡见不鲜的书家自我复制的作品,其“创作”的意义应该怎样把握?
③古人从不讲“创作”,我们应怎样看待那些杰出的书家和经典作品?
④古人投入书写的成功经验,哪些可以作为今天讲“创作”的基础和理论支撑?其普遍意义和可行性怎样?如何归纳,使之成为可以用于教学的内容?
⑤书法是实用文字的书写艺术,这种特性对今天讲“创作”有哪些制约?是否可以作为惟一的规定性来规范我们的“创作”教学和理论探索?

我在《再论书法研究与学科建设》文中把古人那些成功的书写经验称为“类创作现象”,其原因有二。一是指书法是实用文字的书写艺术,不能脱离文字的应用而自由进入纯艺术的层面,至少目前还做不到。文学、美术、戏曲、音乐、舞蹈等各种行业艺术,都可以有主题和相关的形式内容,每一件作品都可以满足“创作”的规定性,这是书法所无法办到的。二是“创作”的概念来自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他并不是为书法而设,更不能用来说明三千多年的书法历史和作品。作为今天的书法,并没有与传统割裂,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借用的“创作”一词即使能用于今天,也不适用于历史。但是,我们只是把这些想法放在理论的层面来探讨,希望找到更适合书法之特殊性的概念,而不是反对使用“创作”一词。所以,我们把“类创作”的概念从古人的经验中提取出来,既要准确地反映书法的性质与历史,也要适用于今天的书法艺术活动和高等书法教育的科学性教学。当然,围绕这个问题,会牵扯到古今许许多多的人和作品、言论,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这里旨在提出问题,提请学林同道、先进们都来关注它、研究它,研究越深入,越有利于我们的书法教学与学科建设。我们反复强调做好书法研究,把它与学科建设相联系,目的即在于此。

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

我们认为,和社会上的自学相比,高等书法教育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的教学和全面的基础;二是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三是学术研究的能力。本科教育还谈不上学术研究,但要为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做好铺垫。

高等书法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培养专业化的书法人才,包括书法家,但不会都是书法家,正如中文系毕业生并不都是作家、诗人一样。事实上,社会对职业书法家的需求很少,高校毕业生进入这一岗位的人尤为少见。近年来,由于高校书法教学普遍上马,教师的需求量很大,毕业生尤其是硕士、博士充当师资成为普遍现象,其余多为出版社、杂志社等热门单位,而博物馆、图书馆等大量需要书法人才的部门以其经济收入不甚丰厚、工作清冷,很少有人光顾。但是,高校教师的需求量不会长久递增下去,各类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本科毕业深造的趋势将会加强,学术化倾向也将逐渐凸显。所以,本科书法教育如何打好基础,也将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从长远观点看,书法的学术研究将是一个前景极为广阔、大有作为的领域。在一些受社会关注较多的方面,例如书法创作研究,社会需求最为普遍,也最为迫切和最受青睐。其次是书法审美和批评研究,以其与创作展事密切相关,存在的缺憾和问题也多,故而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社会也需要更有效的批评和更多高水平的批评家。书法理论和书法美学研究,既是当代文化积累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为书坛所重视。

大宗是书法作品研究,包括个案研究、综合研究、分类研究、断代研究、鉴赏与批评、拓本研究、辨伪、著录等。就全社会公私收藏品、海外藏品而言,其数量之大,对专业研究人才的需求之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仅半个世纪以来出版的古代石刻资料汇编,就需要大量人才投入,做好考释、文辞内容与格式、存佚、书法等浩繁的研究工作。如果加上近年出土、流通于文化市场和私家收藏之数以万计的汉唐碑碣墓志、画像造像题记、砖瓦文字,其专业人才的需求之大,可想而知。问题是,谁来关注和倡导其事,怎样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我们反复强调书法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旨在以教学和科研并重,在高等书法教育刚刚起步的今天,突出学术研究的位置,有着特殊的意义。和美术相比,高等书法教育起步晚,经验少,底子薄,问题倒很多。例如,在现代生产生活当中,美术不仅是欣赏品,它还有着广泛的实用性;书法除作为欣赏品外,其实用性早已被印刷、硬笔、电脑取代,所剩无几,由此形成一个多世纪以来持续萎缩的局面。古代书法的繁荣,根本在于他的实用性,艺术审美能够源源不断地从丰厚的实用书写中提取、升华,这在今天,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失去实用性之后,书法的社会基础也随之变得非常狭小和脆弱。如果只是为了艺术审美的目的,那么,为数有限的书法爱好者群体需要全国高校来持续地为培养专业人才而作出努力吗?现在是纷纷上马,十年二十年以后会不会纷纷下马呢?目前的高校书法教育重在教学,忽视科研,现有学术成果和科研立项之少,明显地与设置专业和教学的红火不相匹配,而关于教学的许多必要研究尚付阙如。当然,这不仅仅是努力不够,还有办学以外的干扰在内。

目前的高等书法教育大都不具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走上正轨,如资料严重缺乏、教学条件较差,授课、实践、指导论文所需要的学术规范尚未建立等等。在通常情况下,教学水平和质量还要通过行业协会的展览与学术活动来参照确认,社会书法活动及风向不仅吸引学生,也在影响教师,致使高校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功利性和被动,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这样说,不是要把高等书法教育和社会书法活动隔离开来。应该看到,社会上的书法风气自由多变,展览的评审机制和标准也不尽完善合理,尤其缺少批评与学术的观照。社会性书法活动是松散的、个体化的,只有展事的暂时汇集,但高等书法教育是要有培养方案、长远规划、讲究学术规范的,其目的在于人才培养,而不是把社会性的书法活动拿到高校来做,就等于高等书法教育了。反之,如果不关注社会性的书法活动,不愿意借鉴其中好的经验,吸收其积极因素,势必要使高等书法教育蒙受损失。

搞学科建设,教师是关键,在目前缺乏校际交流和明确的学术规范的情况下,一个学校的师资水平,基本能够代表其学科建设的水平。具体地说,教师的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书法艺术实践、眼界与心胸、敬业精神等,都会影响到学科建设。应该看到,学科建设中的教学条件、设备、图书资料等不难筹措,课程设置、教材稍难,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现有教师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半路出家”,即从各专业转行到书法教学岗位上的人,多是出于爱好而正式操业;二是近年培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从社会其他部门调入高校者所占比例不大。显然这种情况属于先天不足,由此带来一些问题也很正常。教师是办学之本,只有师资队伍建设搞得好,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考虑到社会需求,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强调字、学兼优,把它作为长期努力的目标。

话说回来,短短几年的本科教学,要想培养出书法家或学者,几乎是不可能的。对素质好的学生来说,如果能圆满地完成从本科到博士的十余年的连续攻读,或许还有希望。从学校的角度看,重在为学生打好基础,教以必备的学术思想方法,进行有效的培养训练,引导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独立发展。从学生素质、教学两方面来看,目前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能坚持学术研究者,大概不足三分之一。据我们的观察,主观上不想作为的是少数,想做事又不知如何找题目者多。其主要原因是读书阶段学术基础打得不好,强化写作训练跟不上,自觉性差。在校期间,写文章有老师指导,图书资料亦多,事情好办。毕业后如果这些条件丧失,即很容易形成一段真空。当然,读书时如有所积累,毕业后从事高校教学,情况还会好些。培养人才是一件实事,要从根本做起。如以古代书法文献和史料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基础,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风,恪守学术规范。这样,只要学生肯学,就会有发展前途。如果赶时尚,从美学或艺术理论入手,就会诱使学生先入为主,拿西方概念来套,夸夸其谈,却以不通书论而无的放矢,进而酿成空疏浮夸的学风。例如,有些书法美学史、书法理论史著作使用古代书论不先做好考证辨伪工作,把汉唐间那些伪托书论都当成真的,放回那个时代,划归那些书论名家,硬行理出一段子虚乌有的理论或美学思想发展史。其实,如果能关注现当代人的研究成果,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这些问题本可以避免。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讲过:“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斯言足以针砭时弊。学风不正不限于大言空谈,还包括那些不求甚解而好为著述的现象。例如,书法史或文献中的某一问题本来已经有好的文章发表,把问题解决了,可是偏偏就有些毫无新意的文章发出来与之纠缠;或是视而不见,再炒作一通;或是不知选题有无学术价值,以一孔之私充当真理;注释则挑会的注,不会的、难于检索考证的都不注,和书法精义有关的紧要内容不注而好在外围作战。今天的书多、文章多,而好东西少。如果不能防微杜渐,让这类问题充斥高校,就会形成无本之师传空虚之学、肤浅之徒逐浮夸之风的局面。也许目前还谈不上伪劣产品,但精品不多也是事实。所以,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培养真正的人才,至少是学风端正的人才,以便把学科建设持续地搞下去,让全社会承认高等书法教育的地位。

三、余论

近年来的高等书法教育颇为兴盛,有条件的、没条件的、不论是否需要的都在上马,似乎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已经取得共识,这是好事,而弊端也孕含其中了。有句很贴切的话叫“一窝蜂”,谁都不甘人后,使得高等书法教育这个舞台顿时拥挤起来。

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两个、两三个人就办书法本科者有之,从无成果问世就招书法研究生者有之,没有学历而能客串于高等书法教育者有之,乱中办学而旨在敛财者有之。结果搅浑了水,耽误了好人家的子弟,也背上骂名,殃及池鱼。对此,只要有人关注并过问其事,做好教学、科研的检查工作,照章办学,明确规范,就会逐步好转,真正地兴旺发达起来。

当然,美院、师范、综合大学都在办学,都是摸索着干,很难统一办学标准。面对这种情况,院校之间的交流显得格外地重要,而这一点也是普遍缺少的。同时,近年刚刚开始的与高等书法教育相关的各种学术会议,尚未引起广泛的重视和积极的参与,高校也没有组织起相应的学术团体,互相交流和学习借鉴的渠道少之又少。从目前的情况看,要搞好学科建设,使高等书法教育步入规范,恐怕还得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原载《跨世纪书法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华书道学会编辑出版,2000年;《中国书法》2002年6期转载后两部分,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2002年6期全文收入。
〔2〕《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来源:书法杂志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