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書法史上千古疑案:《淳化閣帖》何以排斥顏真卿
发表日期:2006-10-27 01:20: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1807]次



    《淳化秘閣法帖》(十卷),歷史叢帖,簡稱《閣帖》。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趙光義出秘閣所藏歷史法書,命王著編次,標明法帖,摹勒於棗木板上,大臣進登二府,則拓賜一本。《閣帖》是我國第一部著名法帖。自漢章帝至唐高宗,著名臣至二王唐柳,共存書家103人,作品約420篇。從此,大量古人書法墨跡賴它得以保存,被后世譽為法帖之冠,其功千秋。

    筆者根據收藏宋拓《淳化閣帖》殘卷中,《歷代名臣法帖》(卷四)和《諸家古法帖》(卷五)考証,唐代書家編入《閣帖》,有諸遂良、虞世南、歐陽詢、柳公權、李邑、陸柬之、薄紹之、張旭、懷素等名家,唯獨顏真卿未編入《閣帖》。再考查肅府王本《淳化閣帖》,此帖為明朝肅庄王朱?受封蘭州時,太祖朱元璋所賜宋拓本翻刻。此明朝翻刻縮印本(1990年上海書店出版《淳化閣帖》)。1991年北京古籍出版《淳化閣帖》影印本,此本直取清乾隆善拓為底本。1988年中國書店影印出版《宋拓淳化閣帖》,以上三本《閣帖》均無顏真卿書法墨跡入帖。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淳化閣帖釋文》(二冊),也無顏真卿作品釋文。由此証實,《閣帖》排斥顏真卿確信無疑。

    眾所周知,顏真卿是中國書史,繼二王之后劃時代書法創新風格裡程碑,作品數量之多,藝術造詣之高,譽為歷代書家之冠。自唐宋元明清至今,凡書成為大家者,幾乎都以“顏體”為基。《閣帖》排顏,無疑是中國書法史千古疑案,也是古代政治文化一大事件。這一事件,決不是《閣帖》編者翰林學士王著的失誤,而是宋太宗親手策劃。在宋太宗時期,編撰史書是史官最為頭痛的事,如編寫官王禹?,由於據實直書被罷官,為此他寫了一篇《三都賦》,賦的最后寫道:“屈於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謫而何虧”,表示他堅強不屈的精神。又如曾校訂《說文解字》的編纂官徐鉉,跟隨南唐君主李煜歸宋,他曾受宋太宗趙光義之命,編《江南錄》,在末尾寫道:“歷數有盡,天命有歸。”宋太宗發現他懷念南唐,頗為不滿,致使其主李煜遭暗害。由此說明宋太宗編纂大規模書籍和法帖,不僅是鐘愛文化藝術事業,而且主要是具有重大的政治背景。正如南宋王明清《揮麈后錄》(卷一)雲:“太平興國中,諸降王死,其舊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