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创新,并不是书法发展困境的消除
发表日期:2006-10-27 01:20: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1289]次

  

处于信息流通,科技发达,交流频繁的现时代,书法家们听到的东西多了,看到的东西多了,明白的事理多了,迷茫的东西也多了,于是生出许多烦恼。客观形势不容选择地将中国当代书法家推到了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对着历史的压力,(历三千年而不衰的中国书法在走过了辉煌的过去以后该如何走向现代,走向未来);另一方面又受着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这恰如两个巨大而沉重的包袱,压在当代书家肩上,这就决定了当代书家对艺术的探索必定是一次艰难的攀登。看现时书坛,一些人以西方文化理论指导书法,悖违和抛弃传统讲“创新”,另辟蹊径;也有人守着古人面目不松动,认定守住颜柳米赵,就是守住传统。两种人都在一定范围内有一时一事的“成功”,但很快又云消烟散,难以有真正的进展。


近年来,随着以大众文化为特色的“书法热”的兴起,不少人对“书法创新”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如何认识“创新”,对待创新,却知之不多或认识不足。其实,坚持古人面目也好,以西方文化为指导也好,都会落入“创新的陷阱”的,此其一;其二即使在继承书法传统的基础上,在吸取西方文化有益的养份基础上搞“创新”,也不过是书法发展的一种过程,“陷阱”可以不落进,“困境”终难消除。后者,与前两种情形不同的是,这种发展困境则是书法发展的必经之路。无困境,意味着停留在旧境中未前进;有困境,才会有新境。


以书写汉文字为特征的中国书法,可以说是在种种困境中求得发展并显其生命力的。当然,这有赖于“创新”。某种新的书体的出现,某种新的风格的形成,都是通过“创新”跨越旧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困境”的。书法发展有其内部矛盾运动,要前进就得去迈“困境”,即每前进一步,都要在有所选择、保留与放弃中,付出代价。某种书法新境的开辟,“创新”的成功,皆以走出某种相应“困境”为标志的。举个例说吧,相传西汉史游书写公文需要快速,而当时通用的隶书本身书写过程的“不捷”给他造成了“困境”,于是,他通过努力,在“实践的需要”下,创出了书写简便的“急就篇”,后来就有了“章草”这一书体。“章草即隶书之捷”(唐张怀语)。


困境并非书法独有。困境本是一种人生体验,一种主体见之于客体的体验。人们在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