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关于传统与前卫争辩的思考
发表日期:2006-10-27 01:22: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1606]次

书法是我国独立的艺术门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自汉、魏、六朝以来,书者便不断继承、探寻和完善,使其形成不同流派,不同风格,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然而,由于受20世纪80年代西方美术思潮的冲击,有的则认为,既然书法以表情达意为指归,就必须突出其创造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使书法走向与西方文化接轨。因之,传统就必须打破或抛弃。在他们看来,传统的审美意识及方法已成为沉重的包袱。于是乎,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前卫的争议便在书法界燃起,甚至形成嘲讽与对立,直接影响了书界的发展走势。我认为,上述两类看法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但根本上是相同的,那就是没有真正认识到书法的内涵,以及书法艺术的本身价值。前者因为认识不到书法传统的本体特征,不可能达到有价值的继承;后者更由于背离了中国书法的历史传统,无从实践真正意义上的新探索和新突破。至此榜书艺术研究会成立之际,我想与同行们进行一次真诚的互动与交流。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具有其高度的抽象性,无论每个汉字的线条和结构,都具备有抽象的元素,因之,自秦代以后书法便以自我存在的特质,得不到其它艺术形式的效仿与支持。使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我完美、自我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艺术形式体系。书家靠临摹历代书法杰作来掌握技法与技能,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千百年来,书法成为人们最崇尚的一门艺术,其地位与诗词歌赋并称,加上历代书家的刻苦钻研,呕心沥血的临习,在此基础上即慢慢融人了自我。这种临摹越下功夫,则自我中前人的痕迹越浓,风格越是稳定。这样,在一定时期内便呈现了复制自我的特征。但是,即是这样的临摹,历史上所有书家,其早年、中年、晚年的书法风格也不尽雷同,不同的书家有不同的特点,并未千篇一律,因此,各朝各代的书风各有不同。这些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时代特征和个体差异与个人精神的展示。所以,在传统书法大观园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其本身就是在不断继承传统中,使书法艺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应给予充分肯定。然而,一些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却认为这是“老套”,是“重复”,很难与国际接轨的自我满足。对于这种嘲讽,我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也是立不住脚的。因为,书法是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任何西方国家的艺术门类是无法与之比拟的。

  有人认为,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中国书法却依然保持着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