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祖政
前年春节,我由长沙返回常德老家过年。基于流行书风、印风的愈演愈烈,继起对传统经典的鄙视,我的思想里便有了将“民间书写”与“流行书风”作比较,美术字作为“书法第六体”观点提出的构思。
在我的记忆中,老宅附近“芝水”边的蒿子港镇有意思的书写极多。正月初三日,我携带照相机遛达至离家10公里的目的地。有意栽花或无心插柳,在这里我竟然拍摄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书写风尚延续的书迹。
在此镇的防洪大堤外侧,有一幢简陋的小砖瓦房,房的一侧比较平坦,是毛笔书写的某人收购龙虾的告示,此中“量”字少了一横画,左右参差,且有别字,约略有点趣意,伸延开来,丢画、落画、多画,这也许是民间写手的通病,“敦煌写经”文字中便有大量的类似现象。这里是渡河必经之地,人流量极大,书写者“广而告之”的目的达到了。这是以实用为第一的,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
在镇街道中间,有“兽药”、“谢记兽药”极为让人动心。这两件书写,厚重拙大,气格霸悍。“药”字不规范,繁简混用,可以读出政府简化字通行之后的“边缘人士”仍有书写繁体字的习惯。书写者当然不是“书法家”。之后,沿着旁边小巷深入百米左右,我的眼球感受到了异常耀眼的“光环”,“文化大革命”之余绪的书写习惯。
这是一个民间戏院,简陋破旧的建筑,大门窗前均是对联,红色的宣传纸上黄色广告色写就,忙不迭地拍摄毕,复前行约10米,门前亦有联,再拍毕。见门虚掩,敲门问讯。应声开门者,男性,50多岁。房内木板墙沿上全是对联,红黑黄绿相衬。我问:对联是您杜撰并书写的吗?答曰是,您看得懂,读得懂吗?此人见我专注其正贴上墙的戏剧表演告示,问:古代五大美女,您知道毛嫱吗?我不由哂然。
姑且将此人名之为“毛嫱”先生吧。“毛嫱”年近六十,“文化大革命”时期20岁左右,从其书写习惯和从事的职业窥视此人有一定文化修养,或可为“红卫兵”之“闯将”亦说不定。好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第五次简化字。虽然第五次简化字国家已废除不用,而他仍以之为癖好,说明“毛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