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谈气息
发表日期:2006-10-27 01:26: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1560]次

  王孟奇

    中国文化真是奇妙得很,常以“气”论高低、定品类。清末刘熙载于《文概》中论《左传》文则曰:“文得元气便厚。左氏虽说衰世事,却尚有许多元气在。”赞其文之不衰。论诗则曰:“言诗格者必及气。或疑太炼则伤气,非也。伤气者,盖炼词不炼气耳。气有清浊厚薄,格有高低雅俗。”

    自古有此一说。怪道蒲松龄老先生与《聊斋志异》中有《司文郎》一篇。司文郎者乃古代掌管文字的官吏。《大唐新语》中曾记有:“高宗东封还,幸孔子庙,诏赠太师,命有司为祝文。司文郎中富少颖,沙直撰进,不称旨,御笔灭破……”说的是两位司文郎都未能写出能称圣意的祝文。《聊斋志异》是神怪小说,自然写的是阴间掌管一方文章的小神,原先不过是一位才思敏捷的游魂。

    此篇是说赁居报国寺两位赶考的考生。一为平阳王平子,性朴讷。一为余杭生,性狂悖浅陋。适逢登州宋姓少年,即司文郎者。引二人见一瞽僧,并告知曰:“此奇人也!最能知文,不可不一请教。”王生即上前具白请教意。僧则推托:“无目何以论文?”王请以耳代目。僧曰:“三作两千余言,谁耐久听!不如焚之,我视以鼻可也。”王从之。先焚一作,僧嗅而颔之曰:“君初法大家,虽未逼真,亦近似矣。我适受之以脾。”余杭生未深信,先以古大家文试焚之。僧再嗅之曰:“秒哉!此文我心受之矣。”余杭生始焚己作,僧嗅其余灰,咳逆数声,曰:“勿再投矣!格格而不能下,强受之以膈;再焚,则作恶矣!”余杭生惭而退。

    以气息论文,一嗅而立辨,王生尚能法乎其上,而余杭生则俗不可耐,令盲僧几作恶矣!

    不料榜放,余杭生竟领荐,王生却下第。僧叹曰:“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余杭生更小人得志,曰:“盲和尚,今竟如何?”僧曰:“我所论者文耳,不谋与君论命。君试寻诸考官之文,各取一篇焚之,我便知孰为尔师。”寻来几篇逐一焚之,僧嗅至第六篇,忽向壁大呕,下气如雷。僧拭目曰:“此真汝师也!初不知而骤嗅之,刺于鼻,棘于腹,膀胱所不能容,直自下部出矣!”

    此篇本意乃刺科举制之腐败,八股文之恶俗,痛快淋漓!亦说明位文之气息格调之重要,不识此者无异于有眼无珠,“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