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刘奇葆在中国书协第七次代表大会开幕式的讲话
发表日期:2015-12-09 00:29:00 来源:中国书法家协会 被阅读[2259]次


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二○一五年十二月七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 刘奇葆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书法界的一次盛会,也是文艺界的一件大事。在此,谨向大会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代表和全国书法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书法事业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书法工作者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书法创作日益繁荣,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交流展出十分活跃;书法教育广泛开展,普及程度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书法热持续升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老、中、青梯次衔接,涌现出一批造诣深、影响大的书法名家;书法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一些颇具学术深度和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书法艺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总的看,我国书法事业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不久前,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讲话全文公开发表,中央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召开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对文艺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艺界备感振奋、备受鼓舞。繁荣发展书法事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挥毫运笔传承文化基因,饱蘸浓墨书写时代风骨,努力攀登书法艺术高峰,推出更多力透纸背、有精气神的经典大作,让书法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下面,我就如何弘扬和发展书法艺术谈几点意见,与书法界的朋友们共勉。

 

一、书中有“文”,就是要传承中华文化根脉、弘扬独特艺术价值

       书法是以汉字书写为基础的独特艺术门类。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唯一从古至今不断发展、一直使用的文字,具有强大生命力。鲁迅先生说,汉字有“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书写汉字的书法艺术,正是依托汉字的“三美”,集中体现和承载着中华文化之美。从殷商甲骨、周代鼎文、秦朝小篆,到两汉隶书、魏晋行草、六朝刻石、唐朝真楷,以至宋、元、明、清历代的名家手迹,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书法不仅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和精神载体,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并对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书法作品中最常见的诗、词、曲、联,字体书体的行款格式、称呼仪礼、品鉴理论,甚至笔、墨、纸、砚,都有许多讲究,这里面都是文化。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大多是文化大家,他们流传后世的书法作品,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欧阳中石先生曾有“文心书面”之说,所谓“文心”,就是中华文化,就是书法的内在本质。可以说,书法在展示汉字之美的同时,高度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展现着中华美学风范,构建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审美艺术世界,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大力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以笔墨形象展现中华气度,以精品力作阐释中华美学,让古老的书法艺术焕发出夺目的光辉。这是当代书法工作者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二、书中有“道”,就是要遵循书法艺术规律、彰显时代精神气象

       历代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都是体悟当下、观照时代的产物。历史上的书法大家之所以成就卓然,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善于感受时代的气息,并将其深深融入书法创作,形成独有的时代精神气质。比如“魏晋风度”,反映在书法上就是飘逸洒脱,即兴而书、率意而为;比如“盛唐气象”,反映在书法上就是大气包容,热情豪放、从容自信。清代书画家石涛也有“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可以说,“翰墨载道”“书以载道”一直是中国书法的优良传统。当前,我们正处在气象万千的壮阔时代,13亿中国人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弘扬时代精神是当代书法艺术的“大道”,今天的书法工作者肩负着书写伟大时代精神气象的历史重任。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自觉站在时代高处,走在时代前列,观照当下火热实践,深刻领悟中华大地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时代风貌,深切感受中华儿女追求美好未来、实现光荣梦想的豪情壮志,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笔墨高峰。体悟当代要建立在礼敬传统的基础上。卫夫人学钟繇、王羲之学卫夫人、王献之学王羲之,书法艺术就是在一代代传承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曾经一段时间,书法界出现一种试图完全背离传统、彻底抛弃传统的现象,应该说,这不是书法正途。要适应当代审美要求,在传承书法艺术最基本的章法规律和美学精神基础上,努力创新发展,提升艺术品格,形成鲜明个性,焕发书法艺术新的中华风度、中华风骨、中华风韵。

 

三、书中有“人”,就是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焕发艺术生命力

       书法是大众的艺术、生活的艺术。尽管在现代社会,铅笔、钢笔、电脑键盘等代替了毛笔,书法的实用功能减弱,但书法的群众基础仍然很广,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日益凸显,在大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始终不可替代。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对美的追求更加热切,这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书法界面临一个重大课题,就是相对电影、戏剧、舞蹈这些形象化故事化强的艺术门类而言,书法艺术如何更好地走进大众、服务人民?书法作品仅仅挂在展馆展出是不够的,仅仅用来装饰厅堂、装潢家园也是不够的。书法作品既要“养眼”,更要“走心”,使人们产生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没有情感的注入,书法就会沦为冰冷的技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不仅字好,而且情深。广大书法工作者要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不断创新书法艺术服务人民的手段和渠道,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欣赏书法、习练书法,更好地通过书法陶冶情操、滋养心灵。同时要看到,火热的社会生活是所有艺术门类创新创造、繁荣发展的源头活水。书法史上有一段佳话,“草圣”张旭平时就注意观察生活,在看了公孙大娘舞剑之后,从中悟到了书法创作的灵感,因此笔力大进。广大书法工作者要积极投身“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从群众的丰富实践中汲取灵感,从自然的千姿百态中感悟意象,推出更多书法精品。我们正在抓书法进校园活动,希望广大书法工作者自觉肩负责任,扎实培养新人,不断夯实书法事业的基础。

 

四、书中有“德”,就是要追求艺文兼备、德艺双馨的艺术人生

       古人云,字如其人、字不瞒人。书法与人的境界紧密相连,观赏书法作品,往往能看到书写者的风度、人品。柳公权说:“心正则笔正”,刘熙载说:“写字者,写志也”。人品决定艺品,立艺先要立德。书法家只有具备崇高的人生境界、树立远大的艺术追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真正铸就大家风范。启功先生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坚净居”,自号“坚净翁”。坚为坚定、坚决、刚正不阿;净为清洁、清净、干干净净做人做事。他写书法不计报酬、视名利为鸿毛,多次捐资希望工程、赞助失学儿童,自己却始终过着粗茶淡饭、布衣土鞋的简朴生活。这就是大家风范。历史上有名的奸臣蔡京、秦桧、严嵩,单从书法技艺上也有一说,但没有人把他们当成书法大家来尊崇。可见历来对书家的评价,德是一条硬标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书法界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有的心浮气躁、自我炒作,有的急功近利、沽名钓誉,把书法艺术只当作赚钱牟利的工具。这都有损于书法家队伍的形象,不利于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广大书法工作者要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持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坚持以德培艺,追求德艺双馨。前段时间广播中有一则公益广告,倡导“写端端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我听了很有感触。它既表明了我们书写汉字应有的态度,也说明了做人的原则。作为书法家,更要把写字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重品行修养、守道德底线,树君子之风、养浩然正气,实现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共同提升。

       中国书法家协会是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书法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认真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履行好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创新思路机制,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发挥在书法行业建设上的主导作用,推动书法事业健康发展。要坚持重心下移,大力支持基层书法组织,广泛开展群众性书法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合作,促进书法艺术的普及与提高。要延伸联系手臂,创新服务方式,力争把体制内体制外的书法工作者都纳入工作视野、工作体系,把中国书协建设成全国书法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

       各位代表、同志们,繁荣发展书法艺术,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需要,也是书法工作者的崇高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奋力开拓、勇攀高峰,为谱写书法艺术新篇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