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访谈 
刚健挺劲见风骨——透视柳长忠的书法情结
发表日期:2017-04-18 17:45:01 来源:中国硬笔书法网 被阅读[5814]次


文/娄晶舜


1982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青年钢笔字比赛中,他荣获了三等奖;1984年11月,他率先组织成立全国第一个县级钢笔书法组织——大悟县青年钢笔书法协会;198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钢笔字帖; 2004年,他主持创办了全国性的全彩精印的大型综合性硬笔书法艺术季刊——《中国硬笔书法》杂志;2006年又出资创办了《中国硬笔书法网》;2007年他策划并成功组织了孝感市万人硬笔书"孝文化"主题笔会;2008年至2011年,又连续策划并成功组织了四届万人参与书写的"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2010年,他以学术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中央电视台《奋斗》的现场录制;2012、2014年两次当选中国硬笔书坛(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他就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团委员兼常务副秘书长、湖北省硬笔书法家联谊会常务副主席、湖北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孝感市文联副主席兼书协副主席柳长忠。他的有趣的书法人生故事凝聚着执着的书法情结。



(1)

有时,人生中的一次不经意的视觉,会激活某种天赋的一个生命历程的苦苦追求。1981年元旦,还是湖北省孝感地区农业学校学生的柳长忠,打开《湖北青年》杂志,看到杂志中介绍一位16岁的湖北女青年,在老师的辅导下,刻苦学习书法,成为书坛一颗新星的事迹。她那娟秀的毛笔小楷,把当时的长忠带进多么美好的艺术境地。那一夜,长忠激动得失眠了:唉唉!瞧自己都18岁了,写字还乱涂乱画,再看人家一个女孩子写的字,多叫人羡慕!他决心要好好学习书法。

1962年11月,柳长忠出生在湖北黄陂县木兰山下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父亲是一个憨厚的种田人。长忠从小学到中学,也都是在乱涂乱画中度过,谁听说过书法课呀?"想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晚"。既然今天醒悟,就从今天开始吧!他跳下床,找来纸笔,慎重地写道:从今天开始好好练字,将来当一名书法家!立志就意味着终生的坚守。从此,长忠开始了书法艰辛而又快乐的跋涉。抄书、作笔记、写信,都一丝不苟地书写,那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钢笔字,成为了永远的生活际遇和人生处境。1981年7月,他从农校毕业时,已是校内有名的书写能手了。



(2)

书法艺术的感动之于书法活动的热爱具有重要意义,并已经成为惯性的书法常识。1981年8月,他分配到大悟县刘集公社担任共青团干部。大悟县是老苏区,文化比较落后,长忠分配到大悟后,总想着能做点什么。自己喜爱书法,能不能带动全县青年写好钢笔字。怎样带动呢?他一人喊破嗓子也不一定有效果,必须取得共青团的支持。

1984年10月,长忠找到时任的团县委书记,两个人一拍即合。团县委书记高兴地说:"我们先搞一次全县的钢笔书法比赛!"当即给县政府写了报告,县政府同意并拨款500元作经费,以团县委的名义发出了"征稿启事",由长忠用红纸书写"海报"后张贴在城关各要道口。那时,虽然观者很多,但奇怪的是,"海报"下达半月,才收到几幅投稿作品,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因为青年们怀疑活动不能搞起来,持观望态度。于是,团县委作了补充"通知"。这一次果然见到成效,不几天,团县委门庭若市,还有不少青年打电话以至登门询问,来稿信如雪片般飞来,10多天时间,收到来稿1000多件,经过精心评选后,在县委礼堂召开了隆重的颁奖大会,并成立了在国内县一级中最早的钢笔书法组织——"大悟县青年钢笔书法协会",长忠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



(3)

长忠从骨子里深爱着书法,近乎走火入魔。30多年的时光,他对书法的追求坚毅执着,将书法的精神视野作为了生命态度和终极事业。刚开始工作那几年,正是全国学习庞中华硬笔书法之风盛行的时期,心中燃起的一团团书法之火呼唤起理想价值的拷问。1983年,长忠专程到庞中华所在的河南信阳去拜访他。第一次就与庞中华老师彻夜长谈,是庞老师给他鼓起了硬笔书法的风帆。这之后,往往过了多久,长忠就会在周末先骑上20多里地的自行车到广水,再坐四毛钱的火车到信阳,去向庞中华老师学习硬笔书法。

因有名师指导,长忠的钢笔字就赋予了神采并很快动人起来。1984年,他参加《浙江青年》杂志社举办的全国首届青年钢笔字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千里迢迢从杭州背回一台电扇(奖品),也背回了信心和力量。在随后成立的"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上,他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2004年,长忠还主持创办了《中国硬笔书法》杂志这一大型学术季刊,引领硬坛,誉满书坛。

2006年冬,长忠邀庞中华先生来孝感,正是他的执着和热情,使庞中华先生倾吐了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在孝感举办"中国写字节"。在庞中华先生的游说和长忠的助推下,"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得以由孝感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联合举办,并且从2008年到2011年连续举办了四届,届届都获得成功。庞中华说:"希望‘中国写字节’能一届一届办下去,将中华汉字书法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也是长忠的夙愿。



(4)

长忠的书法艺术透射出了他的灵气。当然,灵气来自苦练。他偶然得到一本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如获至宝,一遍又一遍的临摹勾描,不到满意时决不罢休,字帖边角卷起,成了活页,而他的字却搭起了骨架。他居住的小屋里到处是他的"手迹",墙上、桌上、地上比比皆是,蚊帐、被单、衣服上都是墨汁点染的"花斑",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淡淡的墨香,有时无意中把自己弄成了大花脸,出门时别人掩面而笑自己还全然不知。长忠书法注重内蕴的体现,从形式构件到空间关注,从用笔技巧到整体布局,从风格拟定到风度表达,都是精微细腻,情愫呢喃。正是这样对经典的体悟,24岁时,他被选中为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以省委省政府名义所立碑文的书写者,纯正的欧楷碑文让多少人驻足欣赏。

长忠的书法,多临古意而自出机杼。古人云:"书贵瘦硬方通神"。"瘦硬"正是硬笔书法秉乘自身天赋发挥其特质的优势。"瘦"不是外形之貌,"瘦"与"硬"合通便是风骨。正是这种本质的把握,长忠的书法特别注重线条的质感。起始承转,抑扬顿挫;挺劲刚健,清新爽朗;俊秀隽永,风骨卓立。从长忠的书法作品看,已不能简单地划定为取法某家某帖,而是众帖融合,优为自用。更多的成份是自己的,以一已之敏悟发之于笔端,书融深情,情由衷发,又辅之以气,情气结合;翰墨之香,如清风徐来,高古秀润,清雅溢芳,神润入怀,沁人心脾。

没有书写本身的高度自觉,何谈书法走出传统的胎骨。长忠的最爱是废寝忘食的临帖,由欧阳询而下探米颠,上窥"二王",呈现圆转流美,风流倜傥态势,加上兼习古拙典雅的汉魏墓志,因而,他的书法兼具文人书风和高古洒脱的自在品格。

他常说:凡事诸"理"相通,万法归一。书与人都在一个"悟"字,悟到其"道",才能耐得住寂寞,由"法"而"道",才能学古而不泥古,书法艺术才会有独到的创新和意境,人生的内涵也正映照于此。

长忠坚信,专心一艺,甘当苦行僧,必能成大器。长忠的书法作品先后入展入选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笫七届中青展,全国笫二届正书大展等,他的书法艺术的美学意义和内在情怀,不仅仅具有传统书法精神的迁移,更多的是凸现时代思潮下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贯注的理念特质。



(5)

有人评价长忠"书生气"太浓,寻思亦然。走进小小的书斋,除了墙上的书画条屏和案前的碑帖石章,恐怕难以找到一样"值钱"的东西。然而,正是这种书生意气和书卷气息成就了他,使他在书坛默默耕耘,矢志不移。

1986年,他的书法作品在北京中国汉字硬笔书法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之后,天津新蕾出版社的编辑找到了他,为他出版了第一本《小学生钢笔字帖》,发行量达15万多份,挣到了第一笔稿费500元

2003年以来,出版更是达到高峰,武汉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柳长忠硬笔书法系列字帖。河南省地方小学实验书法教材《书法艺术》和《写字》中的钢笔范字选定他书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也为他出版一套9本的字帖。近年,上海钟书又为他出版了近百种学生练字帖——《写字课课练》。他现在真忙得不亦乐乎,还欠出版社的一屁股稿子账。

长忠热衷于书法艺术的传播和推广。他牵头或参与组织了10多次全国和区域性的书法活动。1999年9月,他筹划并组织了"六省六市书法联展"、第一回至第六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全国展)、全国网络书法小品展等。主持编辑了10多部优秀书法作品集,培养了一批书坛新秀,还到北京国子监作书法讲座,二十多年来先后义务为机关单位、部队、学校讲授书法课百余场。

书法艺术的魅力,是一种想象美好的能力,这种思考,就是要将这种想象的能力臻于完美与完善。书法家看似只有书法艺术的技术呈现,实则自有书法理论的觉醒,书法家必须时时经历着精神裂变。长忠在书法"技""道"的转化上,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他的《硬笔笔法试论》论文参加了1985年在重庆举办的中国首届硬笔书法学术理论研讨会,从而奠定了他在硬笔书法理论方面的基础,许多专业报刊对他进行了专题或专栏介绍。

他现在还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的副主任兼秘书长,已主持或参与了多届硬笔全国展论文的评审工作。2010年,中央电视台《奋斗》栏目拍摄庞中华专题时,还请长忠作为学术观察员,在录制现场作学术评论。



生活和艺术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为了追寻艺术的道路,一个人往往穷其几十年之精力,始终与寒灯和寂寞相伴。正因为一直以来不是专业干书法,长忠常常为工作和爱好"冲突"而烦恼。直到现在,他进入到市群艺馆工作,才感觉如鱼得水。长忠就是凭借着他的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创新追问而实现着一种生命动力的虔诚对话。

透视长忠的书法情结,可以看出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与至爱,始终秉持着传统的坚毅,文化的坚持,意志的坚定和人生的坚守,是人生理想的不断诠释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