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访谈 
清净雅逸写风骨——记书法家邵启平
发表日期:2018-11-20 19:33:22 来源:常德日报 被阅读[5168]次

 

       常德日报记者 王敏

       古诗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常德书法家邵启平二十年如一日潜心修炼小楷,心无旁骛,习无止境。他奉行的是“宁可慢走路,也要走好路”的艺术之道。
       初冬时节,邵启平以一纸小楷《桃花源记》开头,接受记者专访。他说:“方寸之间有天地,写字写到最后,实际上是在写学养、写性情,即写人,否则不能把字写活。”

 

 

“书”山有路勤为径

       石门县子良乡北界村与湖北交界,山高路远,民风淳朴,父母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品质,深深烙印在邵启平的儿时记忆中。他坚信读书改变命运,是全村第一个走出大山的高中生。

       书法启蒙源于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漂亮的板书与教案,引得学生们争相模仿学习,邵启平也不例外。小学毕业考试中,他的满分语文试卷字迹工整漂亮,在全乡传阅。

       初中,邵启平对书写的爱好更甚,得知同学有一本刘小晴钢笔字帖,他一借三年,日日临摹,爱不释手。

       高中时,一周3天劳动,邵启平因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而豁免。他被学校抽调刻印复习资料钢板字,2年多时间刻了400多张蜡纸。

       1990年调入石门县一中,邵启平的书写体风靡校园,几乎包揽了学校的宣传标语、板报和通知。

       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曾有一段时间,邵启平感觉写字进入了一个瓶颈。1998年起,他利用寒暑假进修,先后参加了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研修班”、《中国钢笔书法》刊授“名师班”和“首届中国硬笔书法师资培训班”学习。

       为了更全面、更系统地学习书法艺术,2005年起,邵启平又跨进了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期间,他公开发表书法(含硬笔书法、篆刻)作品80余件;硬笔作品多次在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获奖,2003年获“中国硬坛百杰”称号;书法作品曾在“第二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及第二届、三届“新世纪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

 

 

清净雅逸工小楷

       邵启平书法诸体皆能,以楷、行见长,尤精小楷。记者细细品读其小楷作品《桃花源记》,只觉清风拂面,清秀宜人。

       今人作小楷,皆缘于对小楷本身艺术魅力的钟爱。小楷以它特有的清、净、雅、逸,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世人用心品味的佳茗。既如此,继承之,则以取法古人为上;发展之,便需再融入其他书体的优雅、宽博、灵动,使之更活、更净、更雅逸。

       邵启平小楷主要取法晋唐小楷,于《灵飞经》《智永千字文》《玉版十三行》等用功最多,其作品写得秀逸多姿,清新自然。后来,他又临习起北魏墓志和隋唐写经,丰富楷书的笔形和字法。

       20年专攻小楷,邵启平尤爱“天下第一小楷”——《灵飞经》,用功颇多,长达10年。该帖法度森严、笔法精熟,引着他在一点一划中细细体味古代书家笔法的韵致。2006年,他以此为基础创作的小楷作品摘获“三湘群星奖”银奖。

       邵启平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美感。首先是表现在他小楷作品里以清和静构成的书法美,汉字入书,难在清要清出味,静要静出神,美要美出雅,在升华中看境界,得大味、大神、大雅而成大美。再是运笔中体现出的人格美,他写字重选文,讲书气,向以写好字为目的,以清新求净化,从不放任自流。

       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无不折射出其雅士之风的高尚气格,空灵意才远,意远心方清。他的作品没有半点浮躁之气,可见其心境之悠然。

       在书法界草长鹰飞随处可见肆意宣泄的当下,邵启平以楷书正人求学,不受名利干扰,坚持“宁可慢走路,也要走好路”的艺术之道,令人钦佩。

       “清净雅逸,风骨独标。”一位业内人士曾用这八个字品读邵启平小楷。

 

 

故纸堆里悟真道

       白天教书,晚上练字,每天书写2小时,读书1小时,这是邵启平的日常生活。

       邵启平学中文出身,读书涉猎较广,文、史、哲、美等书籍摆满案头。他说,书法是全方位的学养,若纯粹练字,满足于书法技术技巧,始终缺了些味道与内涵,要多读些传统经典与传统美学,多学多思,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追求真善美,以学养支撑书法,才有提升的空间与出路。

       平日,他最喜欢翻阅四书五经,温故知新,在思考中体悟,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

       他还喜欢研习《中国书法史》,历朝历代有计划地读,拓展历史空间,感受古法魅力。

       不仅专注经典,他还不忘把目光停留在现代考古新发现的古籍。就说《敦煌写经》,聚集了从南北朝至元代时间的小楷书帖,堪称书法基因库,但因发掘仅百年,鲜有关注。邵启平一见倾心,反复研习,尤爱古朴雅致的南北朝书帖。

       与古帖会面,与古贤对话,邵启平多次前往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地,寻觅《敦煌写经》真迹。面对真迹,他不禁感叹,古代书法的精致之极,古代书家的修为之高。

       手追心摩,他的小楷修炼得烂漫飞动而性灵独具。其字清秀中见古拙,萧散中蕴灵动,法度中寓逸情,精微中致广大,气韵高古,幽雅出尘。

       2015年,邵启平一纸楷书冯班《钝吟书要》融入《敦煌写经》之韵,形成个人独特的书法之风,获得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点评道:“此幅作品多取隋唐写经笔法,结字端正,用笔劲健,大小匀称,首尾一致,具有较强的书写功夫和控制能力,是一件难得的佳作。”

       沉下心境,远离俗世,邵启平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放在最钟爱的书法事业上,乐此不疲。

       他写字崇尚工匠精神,“匠人学艺需精耕细作,书者写字需点滴积淀,需细致入微的观察,大量反复地临摹,持之以恒地读帖,以严谨地治学态度,追随经典,让技法达到炉火纯青的极致。”

       “写字写到最后,实际上是在写学养、写性情,即写人,否则不能把字写活。”邵启平认为,技法是基本功的事,韵味是学养、心态甚至是才情的事。在创作中把握技法与韵味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在精熟技法的基础上,努力让心手双畅,笔随心行。

       书魂永驻,书无止境。邵启平近年开始研习行书,他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写好行书,力争有所突破。愿他在书法道上勇攀高峰、日臻妙境。

 

      邵启平,1966年出生,土家族,湖南师大中文系毕业,现为石门县一中教师。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进修于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2011年9月在“首届中国毛笔与硬笔书法大展”中获评“全国百名双优书法家”;硬笔书法多次在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获奖。
       2006年获湖南省“三湘群星奖”银奖;2013年入展“首届全国楷书作品展”。
       2014年入展“长江杯”全国书法作品展、“朝圣敦煌”全国书法作品大展、“刘禹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2015年入展“第二届全国手卷书法作品展(特邀)”,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2016年获常德市第二届原创文艺奖;2017年2月入展“第二届全国楷书作品展”。
       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硬笔书协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硬笔书协常务理事,湖南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专业课程实训导师,常德市硬笔书协监事长、副主席,常德市书协理事,石门县书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