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赵树繁
发表日期:2018-11-23 11:12:37
来源:本站
被阅读[7806]次
赵树繁 汉族,1954年11月出生于甘肃省民乐县。1973年入张掖师范学习,1975年毕 业后当小学中学教师,1981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5年毕业留校任教。1991年赴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部美术学科学习。1994年回国,现为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教授、硕士生导师。
赵树繁近影
著作七部:《怎样写好粉笔字》、《大学生书法速成》、《赵树繁祁连山画集》、《赵树繁园林画集》、《赵树繁书法作品集》、 《赵树繁书画作品集》(上下册)、《汉字楷书骨骼比例结构研究》。
作品入选:《当代青年书法家百人集》等作品集若干幅;95年作品《书法汉简》获国家体委主办的“95中国体育书画大展”佳作奖;97年国画作品《致富之路》获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民族杯”一等奖;97年国画作品《妙造自然》入选文化部主办的“北京首届国际扇面艺术展并入作品集”;2003年国画作品“立交桥架到咱西北”入选由文化部等主办的国际书画摄影大展并入作品集;2005年书法作品入选由美协书协等举办的“国际书画大展”教师组书法一等奖;2005、2009山水画入选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等主办的“第五届、第六届中国山水画展”并入作品集,并授予“当代山水画优秀艺术家”称号,五十名当代山水画艺术杰出成就奖等;2012年在第七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组织委员会、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山水画展”大型学术活动中,作品《高山流水》荣获 三百家奖 并授予“当代山水画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
书画作品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四十多次。在日本举办个人画展两次,联展两次,作品入选广岛现代美术作品展并被收入作品集,有电视媒体专题报道等。
2005年8月获得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等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山水画展” 创新奖并入作品集;
2005年10月获得由中国书协、美协等主办的“国际书画摄影大展” 书法教师组一等奖;
2005年10月获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情系西部国际书画摄影大展” 特邀荣誉奖;
2005年12月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水墨名家经典”《赵树繁作品集》一部;
2006年1月30日在广岛美术馆举办“赵树繁日中庭园水墨画展”一次;
2006年8月1号,《唐风遗韵 诗书篆刻印集萃》(西令印社出版社)书法作品一副-P62页;
2006年8月30日在广岛中区画廊举办三人联展(是方美叶、赵树繁、路子)一次;
2006年在数字媒体电视“环球文化巡礼”交流、传承、鉴赏—《画中话》节目中—绘画创作时代的影子 赵树繁专题报道;
2007年6月27日在《中国书法报》发表文章“叔叔,您一路走好”一篇;
2007年9月10日在《中国书画报》发表文章“怀念我的叔叔赵正”一篇;
2007年10月22日成功策划由 日本文化部认定事业 的 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 在北京大学展出,入选书法作品一副P2页并在封面题词;
2008年9月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书法名家精品赏析 《赵树繁书法作品集》;
2009年1月下半月刊,今日美术馆《国画东方艺术》杂志发表文章(我画祁连山水)一篇P134页,国画作品三幅(明月照溪涧、山涧小溪、清泉石上流)P135-P137页;
2009年9月(总第60期) 在《荣宝斋》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悠然以远 悄然以思”——谈王原祁《仿黄公望秋山图》的创作P80页;
2009年10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赵树繁书画集》(上、下册)个人专著一部;
2009年12月1日,由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原书画院、第六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组织评委会主办的“第六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全国性大型活动中,被评为“当代山水画艺术杰出成就奖”;
2010年8月在《甘肃日报》中发表文章《书法中的叔叔》;
2011年4月由北京一名艺术文化院、中国网络美术馆主办的:《品与鉴·2010中国画廊与艺术家》,入选作品共三幅【国画作品两幅(塞外小溪、瀑水含秋)、书法作品一幅 】并附艺术家介绍P83页;
2012第4期,赵洋、赵树繁、王冬冬发表论文《微博网站导航结构设计研究》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刊号:ISSN 1008-7729 CN11-4064/C;
2012年7月,郑晓慧、赵树繁在《北京市美育学会文集》发表论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2012年10月16日,由第七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组织委员会、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主办等全国30多家省、市专业书画院为协办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山水画展”大型学术活动,作品《高山流水》在第七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中荣获三百家奖并授予“当代山水画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
2013年9月由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汉字楷书骨骼比例结构研究》个人专著一部(ISBN 978-7-5087-4522-0)。
书法中的叔叔
口赵树繁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叔叔赵正(黎泉)已经辞世3年了,每当看见叔叔的作品就想起他,他为这个世间留下了当今这个时代不多见的、超能绝妙的书法艺术珍品,更为我们留下了智圆通方、厚实帅气的精神财富。
我们家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爷爷是一个企业家,很有才能,家境甚好,叔叔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比较富裕的环境下长大的,由于爷爷的爱好和重视书法,他们兄弟6人都能写一笔好的毛笔字,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条件为他的书法奠定了成才的基础。
叔叔是1937年出生在甘肃省山丹县,他的少年时期很顺利,一直上学,1960年毕业于甘肃西北师大后,被分配到甘肃省博物馆工作,一直到了1990年调到了甘肃省画院,这一段时期他一直潜心于书法的研究。特别是“文革”期间,他低头做人,弓腰做事。老老实实小心翼翼以书法打发着时光,由于从小的基础和本身的才气,加上博物馆的环境成就了他的书法事业。尤其是他的《汉简书法艺术》、《简牍书法》、《汉简书法论集》奠定了中国汉简书法研究的基石。他的《王了望书法研究》和《砚耕集》两部著作,为研究甘肃乃至整个中国西部书法奠定了基础,他为复兴甘肃乃至中国西部的书法事业尽到了自己的努力。
叔叔的性格很好,温和谦让、和蔼可亲是他的本性和面貌,他最大的脾气也就是不吱声,是一个实足的胆小、谨慎、和顺的谦谦君子。
记得在我小时候,叔叔回家是我非常渴望的事情,因为叔叔在大城市里工作,加上叔叔性格好,凡是我提出的要求,叔叔都能满足我,在叔叔离开老家时,我总要把想要的东西写成好几个小纸条装到叔叔的各个口袋里,随后叔叔都能一一落实。
1971年我第一次去兰州,受叔叔影响,下定了学习书法的决心。1981年,我考进西北师大以后,与叔叔见面的机会多了,叔叔总是耐心指点,当场示范,特意将他临摹的隶书作品给我临习,使我学习隶书和汉简进步很快,最终走在了书法和美术专业的道路上,走到了今天,来到了首都北京的高校,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大学教授。
叔叔是个对书法投入的人,自我懂事以来,看见叔叔的家书都是用毛笔书写,用他的话说,在使用中学习,在使用中提高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他尽量抓住使用毛笔的机会练习。在他和我一起回老家的日子里,他除了和家里的人谈家常外,时常会谈起他的书法,给大家写字,即使在火车上他也在不停地晃动着手腕比划练习。他常对我说:“中国书法工具的特殊,熟练与数量关系到书法的质量,真正好的作品是信手捻来,随意自然的。”
叔叔是一个对事业有强烈献身精神的人。退休后,他拖着受伤的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的书法研究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出作品集,写文章,总结自己几十年的学艺体会,正因为放松了对身体的保护,也就酿成了刚到70岁就离开人世的结果。
在叔叔病重期间我去兰州看他,他似乎已经感觉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又提及祖坟上的事以及祖辈们的一幕幕往事,他怀念爷爷奶奶和兄弟姐妹,他说,“父亲在我11岁时去世,我们一直上学,没有受到过半点儿委屈,弟兄们都很厚道老实啊!”他还要求我们在外面工作的人别忘了老家,要合不要分,并告诫我在老家荒滩坟旁种红柳和沙枣树,每年种50棵慢慢增加,防止风沙等等,他把我们晚辈的兴旺发达追根于先辈的善广德厚。
传家有道,唯存忠厚,处事无奇,但求率真。叔叔走了,沿着他执著追求的书法之路,带着他的“人正,心正,艺正,行正”和对艺术事业的献身精神走了,时过3年了,写文章以纪念,并告慰叔叔,我将会传承叔叔没有完成的事业走下去。
(本文发表于2010年4月12日甘肃日报)
上一篇:
汗血宝马
下一篇:
秋至,赏齐白石笔下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