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北大文化书法网(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入选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出版的学术著作《北大文化书法美学美育文集》
◎ 以文化书法开启少儿美育启蒙
赵克礼
北大为百年老校,有悠久国学美育传统。借北大书法文化高研班之机,让我们有机会进入北大乃至中国最高的人文殿堂——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在开班讲话中,以“书法高研班”的关键词书、法、高、研为线索,深入论述了文化书法的精神理念,其中对书提到三个含义,一是文字,二是书写,三是著作,这无疑不是在告诉我们,书法不仅仅是写字,还有背后的更深重更高迈的文化载体,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需要不断做文化的深厚积累。
王岳川教授提出的“文化书法”教学理念,让我立马想到了少儿美育启蒙。我们做书法教学的,更应该把文化经典指引给学生,让学习书法的孩子们都能够回归经典。从少儿抓起,根红苗正之时,传承书法艺术,就要应有美育启蒙,让诗意化的教育,开启少儿美学认知的个性化与差异化,培养具有文化视野,又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的孩子是我们的愿望。
美育最核心的意义和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可现实中,有太多从事书法教学人员重技轻道,过于强调书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的培养,把书法丰富的国学文化内容置若罔闻,将书法深厚的历史脉络去掉,只剩下所谓的技能教学。书法在美学领域备受推崇,却在美育思潮中被忽视,以致少儿学生学书多年却不知自己所学何碑何帖,师从何处,这不得不令人思考。
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无非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主要重在实用,毛笔书法重在培养兴趣和文化艺术熏陶。从书法美育的角度来说,是培养书法审美和文化审美,而非实用性的书写技能,是它的核心目标和价值。我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曾有与王教授相似的“文化书法”理念应用到教学,或说是“书法文化”理念。能够支撑起少儿学生长期坚持学习书法的力量,一定是源于热爱,热爱书法文化,热爱其中的文化内涵,知其中的奥妙。
当然,“文化书法”和“书法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按郭继明《书法文化和文化书法》中写到,前者是种概念,后者是属概念。高雅的文化书法自然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书法文化,书法文化的重量是文化书法的永恒追求。而书法美育是实用技能式的“书法教育”的升级改版,它既要讲技法,又不能局限于技法,技法只是书法的基础。
王岳川教授提出北大书法应是“文化书法”,其要义在于“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十六字教学理念,是点明我们每人心中的一盏指明灯。不禁让我想到在少儿美育认识上,还需要我们去打破书法教育教学简单地把书法等同于写字或技法教育的误区,应当倡导用审美、文化去解读书法的形式语言。其中,“回归经典”,首先就是要强调对经典的尊称和虔诚,中国书法一端挑着中国文字,另一头挑着文化经典,书法经典代表那个时代书法美学制高点;“正大气象”,四个极其重要的审美原则,确定文化书法弘扬崇尚高美的美学原理,以及典雅美的美学创作标准。
开展美学活动,则必须懂美;要懂美,则必须进行美学启蒙;要进行美学启蒙,则必须开展美育;要开展美育,则必须坚守源头、从少儿抓起,进行美学原理和常识的普及,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悟道书法有先后,黄泉路上无老幼”,在北京大学百年的国学沉淀和书法大师的指引下,我们书法美育从业者无论是职业书法家,还是书法教师,又有何理由不放低姿态,虔诚的做个学生,虚心向先贤学习,只有先“自育”,才可能“育人”,做“文化书法”的传承人和践行者。
赵克礼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
【作者介绍】
赵克礼,别名千帆、白先生,1988年出生于湖北阳新,书法教育与理论工作者、评委、编辑出版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书法专业,湖南省《一手好字》2024 版小学写字教材编委。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湖南省文旅厅湖湘书画院院务委员、秘书长,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联主席,内蒙古硬笔书法家协会艺术指导,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兼对外交流委员会主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沙市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秘书长,芙蓉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区文联委员,尚礼书院创办院长、导师,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总部书法导师,长沙市青少年宫小杜鹃特聘书法导师,历任中国硬笔书法网总监,中国散文网特邀编审,《湖南诗人》杂志副主编,《湖湘书画家》杂志执行主编等。
主编、责编《湖南硬笔书坛年鉴》《长沙书法年鉴》《国家公务员书法演练》《湖南书画名家365》《国医大师熊继柏墨迹》《书道同行》等书籍和尚礼书院系列书法教材。
获中国硬笔书坛新闻出版影响力人物,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书法杰出贡献人物,连续八年获中国硬笔书协等协会年度先进工作者,长沙市青少年宫2021年度教学成果特等奖和2023年度最佳教师奖,2023年举办首届赵克礼师生书法展,2024年破格获得湖南省人社厅艺术系列美术师职称,多次担任全国、省市书法展赛评委、监委、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