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国书坛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评审座谈会综述
发表日期:2015-05-30 10:30:00 来源:中国书法家协会 被阅读[1536]次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评审期间,初评与终评各组评委与监审委员、学术与媒体观察员分别举行四次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结合各书体来稿基本情况、风格流派、普及提高、评审机制、文化环境等问题深入探讨,交换意见,为当代书法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今将各书体评委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纪要整理如下:

  评委们一致认为,这次评选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导向正确,宗旨明晰。本届国展评审以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承续中华文脉,陶铸时代审美,推出精品与人才;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突出评审活动的创作导向性、行业专业性和艺术权威性。在评审宗旨方面,坚持“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正像言恭达副主席在访谈中所说的那样:“植根传统”是“根”,它需要有对历史经典善于开掘的坚韧毅力;“鼓励创新”是“魂”,它需要有对时代文化创造敢于出新的前瞻意识;“艺文兼备”是“本”,它需要有对“技进乎道”、“文以载道”的学理思辨;“多样包容”是“体”,它需要在全球化语境下,“多彩统一”、“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总之,十六字方针的理念与内质体现了书法在当下审美领域里的时代意义与工作方向,体现了书法应有的人文性、学术性、时代性和包容性,体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将如何以人为本,以会员、以作者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服务意识。

  二、纪律严明、组织缜密。中宣部和中国文联领导都非常重视十一届国展评审,中国文联党组赵实书记、李屹副书记都作了指导性的批示,指出:“十一届国展评审业界期待,社会关注,导向性、敏感性强,中国书协要高度重视,全神贯注,全程统筹把关。”“要讲清纪律,规矩和责任”,“确保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干净、高效,为书法界扬正气,为社会传播正能量。”完善和改进各类书展的评审,是中国书协近期的工作重心,中国书协分党组着力进行评审制度改革,强化评审纪律,严肃评审规则、严明评审程序、净化评审环境,倡导风清气正,要求评委必须以当代书法事业为己任,恪守职业道德,坚守艺术良知,严守评审纪律,坚决反对公权私用、反对营私舞弊,时刻将“公”字放在第一位,如有违反评审纪律的行为,中国书协将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真正做到为广大投稿作者负责,为中国书协负责,为当代书法事业负责。在《评审守则》中第一次对评审委员、监审委员、学术与媒体观察员、组织者、工作人员分别做出明确、详细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守则,为推出当代更多的书法人才和艺术精品,推动当代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制度上的保障。评委们普遍感觉到,这次评审严格了,组织规矩了,程序完善了。虽然少了个人的自由,甚至手机上交,禁止会客,但评审中反而可以纯粹、简单、干净了。 

  三、监审到位,全程监督。评委们在这次评审中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监审委员全程监督十分忙碌。中国书协不仅制定了专门的《监审委员守则》,对监审委员的职责、功能、纪律做出明确的规定,还制定了《监审委员工作流程》,对初评、复评、终评、优秀作品提名与面试等不同的环节监审委员的具体工作都做了详尽的安排规定。监审委员不再是走过场签签字,而是监督评审流程的每一个细节。例如,为了确保评审信息准确无误,监审委员要对每个环节中的全部作品信息逐一核对、验证。此外,监审委员对评审数据屡次进行抽查验证,随机对作品的评审表决进行录像,然后由工作人员调取电脑中的评审数据,与监审委员的录像信息现场进行比对,经评审委员、监审委员、媒体与学术观察员核实得票信息是否完全一致。这种抽查验证,考验了评审软件是否正常运行,考验了组织者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否规范,考验了评审委员投票的公正性。评委们说,这次评审工作监审委员的工作劳动强度不亚于熬夜加班的工作人员。

  四、机制改革,保障公平。中国书协在顶层设计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完善评选机制,最大限度地追求公平公正。1、延长初评时间,初评包括初审、交叉复查与终审,先分书体评审,最后使用表决器投票选出3000件左右作品;在初审与交叉复查过程中,只要有一位评委认可,作品即可进入下一轮评审,不设数量限制。此轮评审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防止遗珠之憾。2、本届国展在评审结构上,采取“分”“合”结合的办法。“分”“合”交替,相互补充,既考虑到各书体评审组的专业要求与个性风格,又融入全体评委的集体智慧和意志,这是全国书法大展中的突破性措施。分书体评选与合书体评选,各有利弊。二者结合主要为了避免这两方面可能出现的弊端,带来的问题是增加了评审的难度,增加了评审的时间;3、作品评审划分两个阶段,评委分初评、终评两个班子。鉴于国展来稿数量大,为了延长初评时间与保证评委审美相对稳定性,中国书协决定将作品评审阶段分为初评与终评,评委分初评评委与终评评委,同时中间设立一个复评环节,两个阶段的评委共同评审,保障工作延续性,最大程度求得集体共识。评委的面比较宽,在程序上就更可能保持相对的公平、公正。这也是这次国展书协考虑比较周密的问题之一。当然这样做,要付出代价,环节多,时间长,评审辛苦。 4、预设各书体比例和数量。各书体的比例与数量预设标准,主要参考本次展览各书体投稿量占总投稿量的比重,以及近年来主要展览各书体入展比例。这个比例基本反映了各个书体在创作上的发展现状,各书体评审组严格参照《评审流程》所预设的比例进行。比例数量的合理分配目的是保障各书体的平衡发展;5、合议与复议。这次国展评审强调两个“议”字。一是每天或每个环节启动之前要合议,统一思想,求得标准,平衡尺度,发现问题,解决矛盾,掌控节奏,把握进度。二是复议。比如篆刻组在评审结束后启动复议程序,有评委提出一件入展作品存在篆法错误,经表决,三分之二以上评委同意按评审规则对此件作品进行复议。之后,全体评委用投票器投票,有三分之二以上评委同意取消该作品的入展资格。复议程序最大限度尊重了评委的否决权,即使在评审结果出来以后,只要是作品存在明显的瑕疵,评委仍然有机会有途径否决。

  五、评委构成,突出德才兼备。一个好的评审制度必须依靠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评委队伍来执行。中国书协坚持将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社会公信度作为首要条件,同时统筹考虑人选的评审经验、审美取向、文化内涵、年龄结构以及地域分布等综合因素,更完整地体现国展评审的专业性、权威性、包容性。比如说,这次评委是老、中、青相结合,既有李刚田、曹宝麟这样的老专家、资深评委,也有几位全国著名的中青年书家首次担任国展评委,他们来自著名的艺术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这些新评委不但是以往的国展获奖作者,而且在学术理论和书法教育上也有较好的造诣。勿需讳言,评委的审美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当下书坛的创作趋势。因此,评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评委的考量,不但考量他的责任心、纪律性,更重要的是考量他的艺术眼光,考量他对书法本体的深度认识与审美体验。

  六、媒体介入,学术观察。学术与媒体观察也是本次评选的一个亮点。评审期间,学术、媒体观察成员与评审委员、监审委员分组、分期举行了4次座谈。座谈会上,学术观察较多学理思辨,他们将评审期间观察到的各种创作现象、评审原则、宗旨的落实、作者诉求与社会舆论等向评审委员进行反馈,发挥学术观察的职责功能,开展书法创作的学理思考,剖析评审改革机制,完善评审框架设计,匡正艺术发展导向。他们还将陆续撰写有关评论文章,对本届国展的得失进行剖析与反思。媒体观察成员在本届国展评审期间,客观公正报道,遵守职业操守,严守评审纪律,坚守独立的学术品格,各家媒体陆续发出报道,并从不同视角观察、记录十一届国展评审的全貌。他们在评审期间发出的多篇评论,反映民意和呼声,解读评审机制与改革理念,引导作者与大众客观冷静理性的分析与反思,推动书法事业健康和谐发展。当然,当代中国书法新秩序的建立与推进需要时间,需要毅力,更需要智慧。我们既需要中国书协的顶层设计,更需要上下互动,全方位实施、全社会配合。

  七、审读考查,重视文化。本届国展评审有文字审读与面试中的文化考查两个环节。文字审读重点从文本审读、字法审读角度进行。文本审读包括对衍文、脱文、倒文、错简、误文等方面的审查。字法审读要求字法符合规范,篆法、草法及楷、隶、行写法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形讹、错别字等,均在审查范围之内。在文化考查面试中,通过撰写文章的形式进行,测试优秀入围作者的文化素质。两个阶段的文化考查,用意十分明确,在倡导书家植根传统、锤炼技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积累。铸造当代书法艺术的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书法艺术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格和情怀,也是传统书法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本届国展的评审宗旨上,专门有一句话:多样包容,这是过去所没有的。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如何去实现?评委们认为,实现多样包容,不仅仅需要评委眼光开阔善于容纳,还要看来稿的基础情况,比如楷书,没有典型的唐楷入选显然是一种缺憾,但来稿中写唐楷的寥若晨星,不能因为为了品种的丰富而忽视艺术水准。这种书法创作中深层次的问题以及艺术审美中的时代课题,仅仅通过一次国展评审机制的设立,目前还很难奏效,可能更多的体现在评审导向与改革的顶层设计方面。 座谈会上,评审委员还就交叉复评、投票器的使用、高科技的介入、处理代笔、抽查面试等一系列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 

  无论是资深的老评委还是书界新锐,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本届国展评审的机制变了,方向明确了,纪律严了,组织规矩了,办法多了,服务能力提高了,尊重专家与作者的意识加强了。无论评出的结果书法界有何评论,艺术创作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自由他人评说。只要我们做到干净做事,就能坦坦荡荡,问心无愧。
 



  在本届国展评审期间举行的多次座谈会上,评委们谈论更多的是书法本体。诸如各书体的来稿情况、审美倾向、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等。根据各书体不同组别,我们将评审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

  篆书。篆书这次收稿将近3千件,来稿数量有所提高。篆书作品在取法上相对单一,取法金文、甲骨文、楚简的作品相对较少,小篆作品一枝独秀,主要师法秦小篆、铁线篆以及王福厂这类工细、工稳的作品,主要得益于清人至今没有间断的笔法传承和作品观摹,有字书备查,失误少而胜算多。更多的小篆作品则是取法清贤,如邓石如、杨沂孙、赵之谦、吴昌硕风格的小篆作品均有体现,笔法流畅,结构圆熟匀美,不乏可取之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眼界尚需开阔,新出土秦汉金石篆文很多值得深度挖掘。二是抄袭古人或历届展览中的他人作品,直接抄袭、集字和拼凑;三是文辞内容错字较多,文字学功底欠缺,作品经不起推敲。
 



   隶书。根据目前投稿作品的取法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汉碑类型。汉碑中蕴含了丰富的隶书审美范式、规范的书写技法、成熟的章法布局,作者普遍能够走正路,能够摒弃各种错误认识和误读,对于汉碑的理解不让前人。缺陷是对于汉碑的学习继承拘泥于字形与笔法,较少研究汉碑审美内质与人文因素,作品整体平稳,缺少“势”的飞动,飘逸者不够沉著,古拙者不够灵动。简牍类型。秦汉时期的墨迹出版日多,研究、学习的作者这些年明显增多,主要问题:对于文字流变研究甚少,字形生硬,字法错误较多;二是缺少汉碑和篆书临习基本功,字形无度夸张,用笔松懈,收笔拖沓,布局杂乱;清隶类型。当代书家写清隶的不少,但模仿痕迹浓厚,获得激赏的机会很少,这次写邓石如或赵之谦的功力扎实,笔法到位,值得嘉许。隶书创作也出现了与往届明显不同的趋势,那就是学今人、学评委的时风减弱了,学古代、学汉碑的多了,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楷书。一、小字作品多。入选作者的小字功夫总体上都比较过硬,显示出学习的深入和扎实。大字楷书比例相对较低,大字楷书的艺术创造空间,仍然有待于更多作者的努力。二、北碑为主。北朝碑刻自清人推崇以来,迄今一直是楷书的大宗,尤其是千姿百态的墓志。本次入选的北朝楷书,类型比较多样,可见作者们的涉猎颇广。难得的是,不少作者注意了魏、唐之间的融通,取魏碑之风骨,借唐楷之笔法,初见成效。而唐楷仍以褚、欧为主,颜、柳的创造性转化还未见到。这固然有历史传统过于沉重等缘故,但也仍然值得更多的反省。三、以量取胜。不少小字作者为了在规定幅式内尽展才华,“适应”展厅效果,追求以量取胜。此不足取,小楷幅式不是越大越好,字数更不是越多越好。本届国展《征稿启事》规定“小字类作品(如小楷)尺寸为4尺整张以内”,但仍然未能挡住楷书作者书写长篇巨作的热情。四、风格渐变。魏晋和明人小楷渐趋减少,师法敦煌经书或其他名不见经传的作品者日渐增多,反映小楷书写作者在书写情趣上的泛化与多元。魏晋及明人小楷作为历史上小楷的高峰,学者众多,但挖掘不足。
 



  行草。行草书在各种展览来稿中,总是数量最多的。行草作品的取法较为广泛,经典法帖、汉晋简牍、晋唐文书、张旭怀素、苏黄米等,在比例上较以往有所提高,可见对“古”的追求仍是主流,且近年来屡受诟病、软滑甜润的所谓的“二王书风”逐渐减少,说明作者在师法上趋于理性,更多的是依循个人审美意向,少了一些盲目跟风与风格雷同;同时,师法清代何绍基、赵之谦等人的作品依然占有一定的比例,近现代名家吴昌硕、张大千、谢无量等人的优秀作品也被大家重新认识和借鉴,并且在前辈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发挥与探索;由于《征稿启事》中对于过度拼贴有了明确的限制,大字完整的作品明显增多,过去由多个分割的块状作品拼贴组合的样式减少,痛快淋漓一气呵成的大字行草令人耳目一新;由于提倡自书诗文,来稿中也出现了不少水平较高的行草自作诗词、散文、信札、款识等,记述自己的生活感兴、艺术交流、砚边体会等等。行草作品整体水平较高,但通常展览来稿中常见的问题,在作品里依然很明显地存在。比如,书风雷同现象依然存在;一些较强实力的作者水准萎缩;偏重纸面视觉形式,极力夸张,极端对比,忽略甚至轻视用笔方法与点线品质,形质浮薄;一些作者不尊重所录文本,支离破碎,无法赏读;一些作品仍然过度染色拼贴等等。
 



  篆刻。篆刻继承延续了以写意印与精工印为主翼的发展模式。写意印主要表现在汲取古玺写意要素,并努力转换为个性语言,颇具阳刚之气,富有生命气象。精工印具有表现力相对稳定的特点,延续前贤,求变图新,尤见艰辛,在入展作品中占有一定比例,但在优秀入围作品中精工印未能入选,虽说遗憾,但也说明精工印在过去的展览中屡获大奖的局面正在改变。从整体来看,有以下几点应引起作者们的关注与思考:古文字的选取与应用要慎重;古玺中的艺术内涵及形式要素,需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有所辨析、遴选;近代以来出土与发现的大量古文字资料有待挖掘,但由于当前作者在古文字学上的不足及缺少前辈大家的创作参照,面临着化用上的挑战和困惑。
 



  刻字。现代刻字艺术是在传统刻字艺术基础上发展、升华而成的一个新的书法艺术表现形式。它以书法为素材、文学之“义”为内容、现代构成为形式。现代刻字艺术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初创时期“传统工匠式”制的刻字,发展到现在的“义”与“形”融合,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书法、篆刻和工匠刻字的新的艺术形式,从而进一步拓展了书法艺术的表现空间。在投稿的作品中,不少作品受功利驱使,跟风者众多;穿插重叠,创作手法单一;形式至上,过于装饰化。这些都应引起刻字艺术作者的高度重视。
 



    “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作为我国书法界四年一届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是全国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艺术交流平台,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持续推动着中国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国展见证了书法艺术从数量普及到质量提升,从粗放到集约,从炽热到冷静,从技法积累到文化修养的积淀这一历史进程,可谓是当代书法史发展的缩影。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将全面展示当前书法发展现状与创作水平,以本届展览为契机,有关当代书法发展的各种讨论还将持续,书法如何健康发展仍然是广大书家关注的话题。为了让作者们更加深入了解专家们的所思所议,座谈会录音整理正在进行,届时将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整理者:学术、媒体观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