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承汉韵 出新意——崔学路先生《钢笔隶书描摹字帖》赏析
发表日期:2006-10-27 01:09: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2793]次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硬笔书法(最早是钢笔书法)的从无到有,硬笔书法字帖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一直生生不息,其中出版最多的无疑是钢笔字帖,这其中又要以楷书、行书字帖为多,相比之下,单独发行的钢笔隶书字帖则要少得多了。这本来无可厚非,因绝大多数人习字练书法均会以楷书或行书入手,这至少反映了硬笔书坛重视书法功底,而不是去信笔由书。不过这对于有着较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隶书来讲却多少显得有些不太公平。很多人都提出学习书法可由隶书入手,并列举出这样做的种种好处,比如:隶书笔画比较简单、笔法宽松自由、点画长短对结构的影响较小、有了隶书基础再涉猎其它书体可显得轻松自如等。

笔者对隶书较为钟情,近年来对钢笔隶书用功亦较勤,临汉隶时常会有些不太理解的地方,比如:如何起笔和收笔、如何更好地以钢笔体现隶书的金石气等。故常留意于钢笔隶书字帖,想从中找出一些可资借鉴的地方,但很少见到能让人动心的,虽然从多方面知道崔学路先生的钢笔隶书好,却没有见到过。时至今日,再去找早些年《锦绣中华硬笔书法》——中国硬笔书法十家字帖中崔学路先生的丹青妙语这样寥若晨星的隶书字帖也已经太难了。不想去年十月份,在书店里偶然看到了崔先生的《钢笔隶书描摹字帖》,不由大喜,随手翻了翻,只见帖中隶书字势飞动、参以篆籀简帛笔意,虽是一本描摹字帖,我也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心追手摹,爱之甚深。

时下各家出版社出版的描摹字帖很多,东西一多,不免泥沙俱下,作者也大多是随手写来,很少去考虑如何写得美观一些,人们不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而只能想这仅仅是“实用”字帖而已。然而,这样的字帖对于读者朋友特别是想学习书法的朋友来说却显得并不实用,常常使人写了好几年却没有什么大的进步。而反观崔先生的这本字帖,用笔斩钉截铁,静中寓动,结字大巧若拙,毫无呆板做作之感。我深信如果通过一定时间的临习一定会大有进境的。我以为此字帖令一般字帖难以望其项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崔先生精深的书法功底和文化素养,由先生的一篇自述文章中得出知先生曾潜心于汉隶临习,于方阔雄强一路《封龙》、《衡方》、《鲜于璜》到古拙奇恣的《贤良方正》、《西狭》、《张迁碑额》、《石门题记》等均有研习,此外先生还通读汉魏文赋、禅经、诗说、书评等,并融会贯通,形成了其豪放、雄健、博大的独特风格。

为了迎接第四届中国钢笔书法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