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潘天寿的艺术
发表日期:2006-10-27 01:20: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1555]次

 在二十世纪著名中国书画家中,我不曾见过潘天寿先生,但是,我觉得很认识他.在他的作品前,我觉得每一点、每一笔都注入全力,都凸显真诚、刚毅、正直、博大的品格。与其说我在画中看见花卉、木石、山川,毋宁说我看见“他在”。
    他的画是写出来的,他说:“作画要写不要画,与书法同”。(《论画残稿》)这样的话,古人也已说过,但大抵指以篆、隶、行、草各种不同的笔法引用入画,而潘先生的这一句话,我以为特指楷书。
    书法家的风格有两大流派,或倾向正楷,或倾向行草。两派所依据的造型原则有基本的不同:一是静态的;二是动态的。楷书追求平衡、稳定;草书追求流转、变化。楷书笔笔断,笔与笔之间互相榫接,如建筑物的梁柱架构。草书的笔与笔互相牵引映带,如时间中流动回荡的旋律。两种美学并无轩轾,只因作者秉性的不同,或擅写楷,或擅写草,这并非我的创见。唐张怀瓘评唐以前书家不以书家为单位,而以书体为单位,他虽推崇王羲之,把王的楷书列在诸家中第一位,但草书则列在第八位。
    潘天寿先生的书与画都基于楷书的静态造型美学。楷书的主要线条是直线,横必平,竖必直,结字必求庄重稳固,纸面的空间由一个二维的会标系统所规定。方块的楷体字是在此二维空间的形体单位。行草书不但打破楷书的方正格局,并在不同程度上消除二维坐标的约束。潘天寿先生也写行草,但是,化曲为直,化转为折,是楷书化了的,而两字之间极少带笔。实际情况楷当然也需要活泼与变化。但此变化也是静态的,是在二维坐标规律中作位置的错移,形态上的缩小或放大,截短或拖长。在稳定中作新组合,开新生面,造成在不稳定的“险绝”中的稳定。如题跋中常见的“雷”字,他采用古写法“   ”,强调窗格式的图案和积木游戏的垒积造型,上下三层,上层的“雨”字头向左挪,下层两个田字向右挪,危危欲倾,令人惊骇。
    在中国绘画中,气与势的游走是构图的主要原则,但是,在潘画中,也潜在一个静态的二维坐标,无论在山水或花卉中,我们常可见到一块方正巨大的岩石,用简略概括的线条勾出,像写一个大大的“口”字。杂花细草傍它而生,鸦、鸽、鹫……以及猫、蛙都  致辞在它的巅顶,它在画中是具体化了的几何坐标,它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