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二十年来中国书法思潮的回顾
发表日期:2006-10-27 01:21: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1690]次

二十年来中国书法思潮的回顾  
【原文出处】文艺争鸣
【原刊期号】200404
【 标 题】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二十年来中国书法思潮的回顾
【 作 者】翟爱玲
  全球化和民族文化身份在当代中国是一个不断被讨论的问题,对它的讨论已从政治、经济等领域扩展到文化的各个具体领域。虽然从原则和概念出发的讨论往往会有先入为主的危险,但基于两点认识,一是全球化对二十年来书法历程的影响比作品形式表现出来的还要大,二是在民族身份的确认上,书法既作为传统符号的表征,同时又处于新传统的创造过程中,可以非常合适地成为民族身份认同的标志,所以我认为用全球化和民族身份来讨论二十年来的书法思潮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在进入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百年来中国书法的历程,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的文化自足突然断裂,随后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书法作为体现中国文化的一门艺术,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社会变革,推翻了清王朝,继而推翻了帝制,走向共和,中国从此从中世纪中走出。其次是经济变革,以洋务为先导,中国走向工业化。再者是文化变革,以五四为代表的文化思潮,倡导批判传统,建立中国的新文化。对中国而言,百年前国门被打开意味着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在中国真正开始了。
  这一社会的转型很快体现在书法的艺术生态上。首先书法的创作主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文人在社会变革中失去了产生的基础,现代教育产生的知识分子走上历史舞台,逐渐成为书法创作和研究的主体,传统文人掌握书法创作和言说的方式转变为书法的专业研究和创作,同时书法从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书写了千年的文言第一次离日常书写渐行渐远,毛笔退出实用领域使书法的书写时代行将结束。其次是书法的艺术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古代传统中,书法是作为文人基本修养而存在,完善人格的途径,在诗书画印的融合中进行的,而且往往被认为是视觉艺术的最高准则,但在当代,书法仅仅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门类,已没有能力承担视觉艺术最高准则的重任。
  但这一切并没有在书法的创作和研究上充分表现出来,书法的创作者仍以传统训练和方式来进行,书法的风格演变延续了清末的碑学余绪诞生着自己的大家,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