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赵孟頫书论的核心:“用笔千古不易”
发表日期:2006-10-27 01:23: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2457]次

无论是在元代还是在中国书法史乃至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赵孟頫都是一座巍然耸立的高峰。在艺术评判与封建伦理的双重标准下,赵孟颗成为书法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而他的著名论断“用笔千古不易”,又使得后世见仁见智,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一切都凸现了他在书法史中的重要地位。赵孟颗是在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特殊地位的历史人物,对他艺术生命的评判,应该注重从时代与个人的互动中去做全面客观的分析与把握,以避免过去一些只注意对个人因素的透视而忽略历史背景因素的谬解与偏见。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本为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代,因先祖赐第于湖州,故后世一般称赵孟頫为湖州人。自幼聪明慧颖,读书过目成颂,为文操笔立就。元初,世祖忽必烈网罗汉族知识分子,行台御史程钜夫举荐赵孟頫入朝,世祖见其才气英迈,神采焕发,举止超俗,容仪非凡,十分欣赏,甚为亲重,赐官集贤直学士。元仁宗时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故时称“赵承旨”。赵孟颗为官清正廉洁,敢于直言,常思及“余惟上为国家,不为吏民,慎谨兴息。”(《答子诚割”赵孟颗本为赵宋贵胄,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情况下,“被荐登朝”,“为元所获”。(清·陆心源《宋史翼》)出仕为官实则非出本意,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虽官居一品,但心情抑郁,常常流露出彷徨的矛盾心情:谁令堕尘罔,宛转受缠绕。
  昔为海上鸥,今如笼中鸟。 
         赵孟颊《松雪斋集·罪出》
  濯缨次判随渔父,束带宁堪见智邮。 
  淮拟新年弃官去,百无拘系似沙鸥。
         赵孟頫《松雪斋集·岁晚偶成》

  赵孟頫专心艺事,厌倦仕途,志屈心寒,退隐思归的心绪溢于言表,他十分向往自由无羁的田园生活:
  ……拟卜筑溪上,以为终老之计,而情愿未遂,极令人彷徨,兼居行乏力,万所甚忧。赵孟頫《致南谷真人书》
  功名亦何有,富贵安足计?
  唯有百年后,文字可传世。
  譬溪春水生,必志行可遂。 
  闲吟渊明诗,静学右军字。
         赵孟頫《松雪斋集·酬滕野云》
  赵孟頫学识渊博;……于诸经,无所不通,而尤邃于书。尝作传注以发其微。律吕之学,得不传之妙。辨郊祀配位之礼,定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