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章法的行气布白与呼应离合
发表日期:2006-10-27 01:25: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2251]次

章法的行气布白与呼应离合

    章法是书法形式美中的宏观现象,也给人直观的整体美感。所以,“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条。”(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书法的积字以成篇必须经过章法的艺术处理才能产生行气布白与呼应离合的效果。行气即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连贯,布白即字与行、行与行之间的离合聚让。“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字,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章法形式美的样式是多种的,既有“纵横无列无行”、也有“纵有行、横无列”、“纵有行、横有列”。但无论那一种样式都是以行气布白、呼应离合、气脉相通作为组合原则与内存规律的。我们只要窥探一下章法的发展,就可见其是遵循着这一原则与规律的。最初的甲骨文与金文铭文大都是错综自然,大小参差,但依然是牡牝相衔,管领相应的。其后长篇金文铭文的出现,章法趋向规范,出现了行列之分,但字里行间却脉络相注,挪让生姿。如著名的《毛公鼎》就是“纵有行,横有列”的章法,但横有列又不是绝对的,而是错落交差的。以后的小篆、楷书也大都是纵横有行列之分的章法。这比最初的甲骨文、金文那种信手而就的章法是进步,说明书法家们已在创作实践中意识到章法形式美的规范与协调、和谐与差异的统一。但篆、隶、楷的此种章法形式,相对的说还是处于静态的,较为稳定状态。而章草,行草的章法,则疏宕潇洒、参差敧侧,纯任自然,最大地发挥了章法形式美的功能。可见行草的章法,是动态的、变化多端的。如王羲之写的《中秋帖》,行气布白风神洒落,“中秋”二字左右敧侧,映带而连。以后也是以粗细强健的线条、敧侧错综的结构来呼应离合,排让承应。正如戈守智在《汉溪书法通释》中所说:“行行相向,字字相承,俱有意态,正如宾朋杂坐,交相应接也。又管领者如始之倡,应接者如后之随也。”

    章法的字与字、字与行、行与行之间常有笔画线条,边旁部首的繁简多寡之分,这也就需要行气布白来使之挪让调节。在通篇章法中,笔画较繁的地方就显得较实,即黑(线条)多白(空隙)少,笔画较简的地方就显得较空,即白多黑少。而章法艺术要求却是在实的地方不能太局促沉闷,就象园林艺林中要有“透”、“漏”之感,在空的地方不能松散疏涣,就象园林艺术中要有“借”、“移”之趣。这里也带有相应的空间美感。“若行间有高下疏密,须得参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