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有关书法创作的几个问题
发表日期:2006-10-27 01:25: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2172]次

 有关书法创作的几个问题

                                                         王  澄

    一、传统认识与审美取向

    我们不必为传统之定义多费口舌,因为中外辞书对其界说大体是一致的。然而在“传统”之前冠以“书法”二字,似乎就有了异议,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概言之,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单指书法资料(即文字直观史料);另一种则把书法资料之外的、与书法相关的史料(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也包容进来。

    单就前者而论,又有几种不同看法:其一,以“二王”风格为主线的承传有序的“正统”帖学,才称得上书法传统;其二,帖学之外,应再加上金石碑刻为主要内容的碑学;其三,除了碑、帖之外,“经书”也应列在其中;其四,历史上所有与书法有关、可供借鉴的资料(如简牍帛书、西域残纸、砖瓦陶文等等,直至当朝代表人物的书法作品),都应包括在内。

    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书法创作是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是对传统认识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这又相对取决于时代审美意识。因为审美的角度不同,对传统的解读也就不同。

    美是永恒的,审美的标准则随时代发展而变化。长袍马褂不可否认是美的,然而若当代人穿上,便会因不合时宜而被人嗤之以鼻。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无疑是美的,但刻意临摹出来的作品,常因过于程式化而难以入选高规格展览,即便作者的功力很好,也难逃此厄运,以致问津者愈来愈少。赵孟 FU 的行书应该说是至善至美、无可挑剔的,但今人却认为过于甜熟,而置若罔闻。当代人的审美标准是复杂的、多元的。有人讲,现在是展厅时代,人们追求的是视觉冲击力,作品要大,艺术效果要强烈,但我们却常能在大展中看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