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朱天曙:书法是文化这棵大树上的一枝
发表日期:2015-07-23 10:17:00 来源:中国硬笔书法网 被阅读[3048]次
      现在由于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进行“一体化”地传承,注重技术本身的太多,注重文化间的融通性却远远不够。很多人只会写书法,相关的绘画、篆刻、文学等修养很弱。学习书法应该了解书法与中国文学、绘画、篆刻的直接联系,以及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中国艺术要有“文心”,书写之“术”固然重要,但只有技术,没有“文心”,艺术之树就会营养不良。

      6月中旬,朱天曙教授和夫人吕欢呼应邀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了一个名为“湖山朗境”的书画展。与时下流行展览有所不同的是,这次展览没有开幕式,展出的作品尺幅都不算太大,多为横式的册页和手卷,而且诗书画印俱全。

     我们去朱天曙教授的办公室拜访他时,室内堆放着刚刚撤展的作品。“现在的很多书法作品就像一束束假花,远看非常漂亮,近看就没有生命力了。虽然真花或许有不足的地方,但它是鲜活的。很多展览‘看上去很美’,初看很震撼,很快就被人忘记了,因为一味重视视觉效果,而没有注重在心灵上取得共鸣。”朱天曙给展览取名为“朗境”,是想表达一种心灵的平静和愉悦。在他看来,书法不但是视觉的艺术,更是心灵的艺术。

谈研究:“掘井式”和“河流式”

        生于1974年的朱天曙,2006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后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勤敏治学,著述颇丰。近年撰著有《中国书法史》、《宋克书法研究》、《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编校整理有《周亮工全集》(18册)、《周应愿<印说>》,主编有《齐白石论艺》等。其中,《周亮工全集》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多位学者称赞此书“为周亮工研究乃至明清之际的文学、文化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他诙谐地说,现在很多聪明人在做聪明事,其实聪明人应该做“笨事”,他自己愿意始终如一地做“笨事”。眼下,他主要在做清代书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周亮工年谱》也即将编竣。

       谈到研究方法,他归纳为两种:掘井式、河流式。“所谓‘掘井式’,比如周亮工专题研究,《周亮工全集》我做了6年,今年北大出版社出了《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明年上海书画出版社还要出一本我和友人合作的《周亮工年谱》,这三部书形成一个系列,让我对周亮工有了一个较为立体的研究。我之前研究宋克书法,也是通过宋克延伸到对章草这一书体的研究。这是从一个书家入手,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从一个人的研究扩展到对一段历史的研究。还有一种叫‘河流式’的方法,是对历史文献长河总体脉络的梳理,比如我正在做的课题《清代书法文献叙录与研究》。这两种方法都很有用,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而定。梁启超先生讲,中国的学问有两条路,一是文献的学问,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一是德性的学问,用内省和躬行的方法去研究,我所做的工作,都是艺术方面的工作,也不外乎这两个方面。”他说。

       朱天曙是江苏兴化人,李鱓、郑板桥、刘熙载等先贤激励后人,家乡重视文脉、书画、雅玩的成长环境,使他自幼受到熏陶。读书之后,很多老师给予他指导,其中祝竹、卞孝萱、黄惇三位先生对他影响很大。“祝竹老师是我在扬州大学学习的老师,为人宽厚、温和,教我篆刻和书画,注重让我读书。已经过世的南京大学教授卞孝萱先生,对我这位小老乡特别厚爱,在古代文史方面对我教导很多,他强调艺术要和文献结合,艺史并举。他送了四个字给我:专、通、坚、虚。‘专’就是学业有专攻,要做得很专业;‘通’就是不能限于关注本学科,还要对文学、历史、哲学等融通;‘坚’就是坚定,爱好一个东西要坚持下去,形成一个看法不要随风摇动;‘虚’就是凡事不要做得太满,要留有空间去补充、修订、完善。黄惇教授是一位非常善于培养学生的严师,对我书法篆刻的本体研究方面影响很大,他经常跟我说要两条腿走路——一个是创作,一个是研究。创作是从实践中思考,研究的许多题目是从实践中来,两者要有机结合。”老师的谆谆教诲,他一直铭记在心。

谈创作:诗书画印要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诗书画印”四者的统一。“近现代的大艺术家,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黄宾虹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书画印皆通。今天我们应该继承这样的优良传统,关键是要加强人文的全面修养。”朱天曙说,现在由于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进行“一体化”地传承,注重技术本身的太多,注重文化间的融通性却远远不够。在创作上,他力求将书、画、印三者统一。“古人讲‘诗书画印’,现在我也在学习诗,不一定成为一个诗人,是希望能够增加这方面的修养,尽可能地融合在一起。”

      他认为当代书法的“单一性”值得忧虑。很多职业书法家或培训教师,只会写字,甚至仅某一体擅长,相关的绘画、篆刻、文学等修养很弱。很多书画家不是文化人,是书画师或艺术行政人员。他主张学习书法应该了解书法与中国文学、绘画、篆刻的直接联系,以及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中国艺术要有“文心”,书写之“术”固然重要,但只有技术,没有“文心”,艺术之树就会营养不良。

       朱天曙学书,上追秦汉以来的金石碑版,自号“三山堂”(《三公山》、《封龙山碑》、《华山碑》)。他的书法常于人不太留意的汉金文、砖瓦文等古代铭器中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重视魏晋以后帖学传统的学习,注重书卷气和金石气的融合,其碑风行书饶有古意,独具面目。朱天曙的山水画深受元四家和石涛、八大的影响,用书法性的笔触描绘混融、苍茫、古逸的山水世界,中央美术学院王镛教授评其作品为“天然苍秀”。

       在“湖山朗境”书画展上,他从20年间所刻的印中挑选了50方展出,在后面做了长跋。他认为,现在书画家普遍对篆刻不重视、不讲究。“过去的大艺术家对此很重视,诗书画印要合一。你看齐白石的画作,有的很小,但是会盖上一方很大的图章,这块红就恰到好处地跟他的作品结合起来了。李可染的画也有同样的效果,在墨色中有好看的朱磦色,印打得恰到好处,很能给一幅作品‘提神’。中国经典的色彩是黑、红、白,中国的艺术也是这样,墨是黑色的,宣纸是白色的,印是红色的,三色有机地互补和融合,体现了中国艺术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现在中小学课本里对“书法”的定义是:一门以汉字为基础的造型艺术。朱天曙说,这个概念其实是把书法的格调降低了,书法应该是人文艺术,它写的是汉字,又有笔法等特性,还要有人文内涵。“我觉得应该重视文化品格,学习书法的人应该先学习中国文化,重视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史的滋养。书法是中国文化这棵大树上的一枝,我们需要根深叶茂、春色满园中的一枝独秀。”
谈教学:书法篆刻受留学生欢迎


       北京语言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大学,2010年10月该校成立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把中国书法国际教育和域外传播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该校艺术系本科有中国书画专业,开设了四年的中国书法专业必修课程,研究生有中国书法史、书法创作、碑帖研究等专题课程。该校最强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也增加了书法课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学习。

     “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成立之初的任务是以创作、研究、教育、交流四位一体,打造中国书法国际教育和海外传播的品牌。从创作角度来说,主要是以书法、篆刻、绘画以及绘画和书法之间的关系等几方面开展教学。其中,篆刻课是我们的特色。很多高校里面是不太重视篆刻课的,我们把篆刻作为书画专业中很重要的专业课,而且还有针对留学生学习篆刻的培养计划。”朱天曙说。作为西泠印社的社员,他为每年入学的新生讲授篆刻课,吸引了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留学生。

       朱天曙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对于书法篆刻课程,有些外国学生比中国学生还要感兴趣,也比中国学生学起来更认真。“外国学生对字帖和古代印章并不了解,但是他们提的问题会启发老师的思考。比如材料的使用、书写的笔顺、作品的解读、观赏的方法等方面。或许有的问题很幼稚,但是他们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他们会与自己本国的艺术进行对比,这种他山之眼的观察对我们的教学和研究是很有帮助的。”

       由于书法的实用与艺术的分离,中国书法出现“纯艺术”“美术化”的趋势,当前的学院教育更加快了这种趋势的发展。朱天曙认为,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文优势和学术资源,培养有较高文化和理论修养的书法创作者和研究者来普及和传播中国书法知识,是当前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有一次,国家汉办请我给去孔子学院做老师的一批学员上课,我跟他们讲,不要把中国书法的传播等同于剪纸、舞狮子,类似于杂耍的这种行为。拿着一支笔,行走于江湖,吆喝几声就写,这实际上把书法的文化品位降低了。作为一个中国文化传播的工作来说,我觉得首先应该重视传播书法的文化品质、艺术品质,然后才是技术品质。”他主张要拓展书法的国际教育与交流的范围和方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要加强中国书法和相关基础知识如中国篆刻、中国画、题跋、收藏、诗词、装裱、博物馆等常识的修养,有利于中国书法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