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简史 
王基碑
发表日期:2006-07-01 00:00:00 来源: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被阅读[1166]次

> 三国两晋书法 王基碑

全称《东武侯王基碑》。隶书,三国·魏 魏元帝景元二年(261)四月立。在洛阳关林。清乾隆初年,河南洛阳城北十五里处农民掘地得之,后移至洛阳城明德中学中,嵌于壁间。初出土时,仅刻其半,碑之上段尚未刻凿,朱书灿然。惜因未加保护,书丹之字很快磨灭。这块碑因此成了一块很特殊的碑。清毕沅《中州金石记》云:“三国时刻石惟有《九真太守》、《天玺纪功》(《天发神谶》)、《国山碑》及《受禅》、《上尊号》、《封孔羡碑》数种,久为世所传摹。迩年创见诸碑尤多,奇伟若予在关中访得褒城李苞《石门》题字,孙孝廉星衍游句容访得吴《衡阳太守葛祚碑》及此皆金石家所未著录;足与史传发明,殊可宝也。”同时,它虽然是一块残缺不全的碑,但却成为汉魏时碑刻系先书丹后镌字的有力的实证。碑主王基,字伯舆,东莱(魏治掖,今山东掖县)曲城(故城在今掖县东北)人。历文帝、明帝、齐王、高贵乡公、元帝五代,文武兼备,勋著魏室。官至东武侯,魏元帝景元二年卒,追赠司空,谥“景侯”。《三国志·魏志》有传,业绩、官职与碑文多合。

《王基碑》的书法与魏之《受禅表》、《上尊号》以及《曹真残碑》近似,结法严整,用笔斩截,风神雄健清隽。其运用所谓“折刀头”的笔法更为强烈(参见《受禅表》条),不少字的形貌已直如楷书,故评家亦指其“上托隶源,下开魏齐风范(由云龙《定庵题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