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坚
发表日期:2006-10-08 22:28:00
来源:本站原创
被阅读[4387]次
周而复始树坚牢---谈周树坚的书法人生 |
在岭南书坛,谈及周树坚,许多书法爱好者均不陌生。他从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登上了专业书法的殿堂,后来又走上了从政之路,其人生经历,颇带一点传奇色彩。 早在70年代,周树坚在书法艺术上,便得到书坛耆突秦咢生先生的指点,让他直溯书法的本源,先习甲骨文,逮及小篆八分,后意临北碑及晋唐行草,尤致力于云南“二爨”每一名碑法帖,摹写不下千百遍,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根基。文革期间,他一个20来岁的小青年,持所书古文字习作,迳自前往中山大学,请教容庚和商承祚先生。二老感其年轻好学,亲为指授,对秦汉文字的源流,古今书法的演变,均一一分析讲解,令他的书艺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其隶书取法石门颂碑的扑茂,好大王碑的雅趣及爨宝子碑的劲挺,掺以吴子复、秦咢生的用笔和结字方法,神气内敛,中宫收紧,意态静穆停匀,尤以爨宝子碑最为会心,掺以篆隶笔意,方圆并见,清秀间见刚健,飞扬间见沉雄,宁静中寓动势,生涩处涵洒脱;其行书取法“秦体”,又见新意,既有碑的刚劲,又蕴含着帖的俊逸;篆刻深得秦咢生先生的薪传,恪守传统,以学古为尚,力追秦汉,质朴雄健,与其书法同一风骨。前人曾谓,方寸之间,须得寻丈之势,周树坚的篆刻,深得此中三昧。 周树坚不但是一位潜心钻研的书家,更是书法艺术的优秀组织者。早在1980年,他便发起成立了“广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6年后,又成立了“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这期间,他以出色的组织才能,团结了一大批青年书法爱好者,使岭南书坛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气象,不少书法新人由此脱颖而出,有的已经成为当今广东书坛的中坚力量。在他的推动下,我省青年书法家,不但活跃于省港澳地区,而且与浙江、昆明、南京、西安、大连等地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后来,全省乃至全国各地也纷纷成立书协,与广州、广东率先成立青年书协及周树坚卓有成效的工作分不开。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刚刚恢复工作,周树坚调入书协,成为《岭南书艺》杂志创办者之一。该刊是当时国内重要的书法杂志,曾引起全国书法界的广泛关注。1985年,周树坚到岭南美术出版社,负责组建我省第一个书法编辑室,先后担任书法编辑、编辑室主任、副编审等职。他在出版杜工作期间,精心策划了岭南书艺丛集,编写出版了《秦咢生自书诗册》、《容庚书法》、《阮退之草书册》、《麦华三小楷》、《吴子复书好大王碑》、《四体橡联》、《梁鼎光钢笔临帖》、《黄子厚行书册》、《好大王碑集联》、《汉魏碑集联》、《爨宝子碑集联》等60余种书法专业书籍,畅销全国各地。其中《钢笔临帖》一书,荣获广东省优秀图书编辑奖、全国最佳钢笔字帖编辑一等奖。这些书法作品的编辑出版,对提升广东书法在全国的地位和加强岭南书法文化的积累,作出了积极贡献。1996年,周树坚调到广州市海珠区任政协专职副主席,不久,便当选为政府副区长,分管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等项工作。工作中,他凭着自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悉心调查本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保护区内的文化遗产,带领全区各界人士和文化工作者,探索群众办文化事业的新路子。比如,他们把邓世昌故居建成颇具地方特色的海珠博物馆,馆里除了陈列邓世昌的塑像和有关文物,还摆放了容庚、商承祚、秦咢生、麦华三、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岭南书画名家的塑像。博物馆里的那座“海珠宝鼎”,记载着海珠区的人文、历史和发展概况。其铭文由著名学者陈永正撰稿,由周树坚精心书写,堪称双壁,成为最具特色的镇馆之宝。海珠区博物馆不但是广州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成为岭南书法爱好者心仪的活动场所之一。海珠区亦被文化部授予了“全国文化模范区”称号。 书如其人,其人如书。陈永正先生对树坚其人其书,曾中肯地评价道:“观其书,而知其人,知其功力,知其学养。时流每有作甲骨金文字者,一篇之中,错谬迭出。而周君之作,字字有据,笔笔工稳,其书之过人,固得于师承,亦勤学所致也。” 周树坚将他的书房命名为“嘉木堂”,取其“南方有嘉木”(唐?陆羽《茶经》语)之意。我祝愿这株屹立南天的嘉木,能够不断枝繁叶茂,领异标新,真正实现商老在赠给树坚的联语中所期望的——“立志继承务矗立,周而复始树坚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