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完白山人的篆刻历程与成就
一、前言
我国的篆刻渊源可以追溯至商周时代。在商代占卜用的甲骨文及铜器上歌功颂德之类的铭文…等,都可以视为篆刻的原始风貌;一直到近代出土的两方周代官印,才正式确立印章用篆刻的起点,成为篆刻艺术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环。而在中国篆刻艺术领域中,有着两座令人翘首仰望的高峰,其一是秦汉时代的钤印;另一则是明清时代的流派印章。而明清时代的流派印章和秦汉印在一般认为上大致上有几个较为不同的特征:
(一)秦汉时期印材所采用的多为金属或牙玉,且制法多为铸、凿、琢等;而明清印章则多以石材为主,且制印方法为镌刻。由于石章的质地较为松嫩,因此为表现擅变善化的运刀技法提供了理想的物质条件。
(二)有别于秦汉时期专业印工的制印,明清时期所谓的具有金石癖的文人成为篆刻界的主体。
(三)明清时期制印以两千多年历代印章的传统为根基,印章内容涉猎书、画、文字的领域,以优厚宽博的条件,充实了印章丰富多彩的艺术性;这和一般多属于实用性秦汉印有着很大的区别。
二、篆刻艺术的发展 ------ 从文、何到邓石如
若要将我国篆刻艺术发展分期的话,那么第一个时期就是从明代的中叶到清初。远从唐代开始有在书画作品上钤盖鉴赏性质的印章之后,印章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便开始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亦即是由实用转变成艺术;而从唐代以降至明朝中叶的八百年间,这种转变由弱变强,而许多文人会有所谓的「金石癖」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在此时期中,被称为「流派印之祖」的明清篆刻艺术始作俑者,就是文彭与何震。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充斥在印坛的是宋、元的九叠文官印和庸俗芜杂的私印。由于九叠文印(即所谓的元押)文字屈曲盘绕,布局平满闷塞;民间私印的气格又低劣,了无情趣,在这种情形之下便激发了他们两人对印章的革新感。他们俩人首先拾起传统的技法,以文字训诂的学问,极力矫正当时印章文字的讹误;并以篆书的书写笔法取代九叠文的盘曲失真,再加以精妙的汉印艺术,如此终于在印坛上开创一新风气,确立了他们在印坛上的崇高地位。
继文、何两人之后,能够自出机杼、独造面目的,首推汪关和朱简。汪关治印在白文上取经汉铸;在朱文上则取法元人,显然摆脱了文、何的影响;而朱简则可说是一位独见胆魄的创新家。他治印迥异于文、何、汪,对传统的借鉴则是由两汉而秦周,这使他成为流派印章中第一位表现周秦钤印意趣的篆刻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