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访谈 
人民日报《陈洪武:重塑当代书法的精神高地》
发表日期:2017-08-20 21:06:40 来源:人民日报 被阅读[3964]次



重塑当代书法的精神高地

——中国书法这五年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陈洪武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当代书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强劲动力,各个层面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其间各种思潮、流派精彩纷呈,人才辈出,书法队伍日益壮大,“书法热”持续升温,经久不衰,书法艺术以独特的生命张力,成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在近四十年的历程中,当代书法大致经历了复苏发展、创变探索、回归传统、崇尚经典四个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书法还经历着两大史无前例的变革与冲击:一方面,印刷技术空前发达,古代珍贵碑帖借以广泛流传,使得当代书家的眼界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开阔,为我们全面借鉴传统、深入经典提供了条件与可能;另一方面,电子技术日新月异,键盘取代手写,毛笔脱离实用,书法渐渐淡出日常生活,审美能力隐然退化,书法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形势堪忧。

在文化生态发生剧烈变革的大背景下,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很年轻,当书法成为一门纯艺术时,书法界显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准备不足。新时期以来,高等书法教育为书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与人才支持,但当代书法批评与研究领域还明显滞后,特别是科学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至今尚未建立,学术界对此缺少深入的讨论与争鸣。由于缺乏方向性指引,一些书法家和爱好者陷入审美上的茫然与困惑,盲目跟风和作品雷同现象屡见不鲜。有的书家急功近利,热衷形而下的技法锤炼,忽视形而上的精神锻造和心灵陶冶。书法文化内涵日益缺失。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书法界各种活动包括展赛、笔会等林林总总,甚至走穴、炒作、代笔等风潮席卷而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浮躁漩涡,裹挟着书法行业进入名利怪圈,难以冷静思考。市场机制虽能激发书家的创作热情,然而一旦书法被商品属性牵着走,其艺术性、文化性和社会性都必然损减。如果沉迷其中,就会偏移方向,缺少对书法艺术深层次的探寻与构建,其最大弊端便是书法精神滑落和文化衰减。

当代书法如何在精神气象上与传统对接、与时代共振?如何实现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这里的通道有待开启,时代期待的震古烁今的正大气象还未能突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书法家协会带着问题意识,深入剖析当代书法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找准病灶,精准发力,下决心厘清一些长期困扰书法界的模糊认识,解决一些影响当代书法健康发展的顽疾,重塑当代书法精神高地,近五年书坛呈现一系列新变化。


牢记天职,切实担负时代责任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中国书法家协会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书法界的桥梁与纽带,着眼大局,牢记使命,带领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自觉汇入时代改革洪流中,扎根人民和生活,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大众。

五年来,围绕传统节点,中国书法家协会开展“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书法志愿服务”等常态化文化惠民活动,组织书法家到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将一幅幅富有情感温度的书法作品,送到百姓家中,暖进百姓心里。

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中国书法家协会近年来重大主题创作实践活动的重心。其中,“翰墨中国”“民族脊梁”全国书法大展等系列主题活动,深度挖掘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坚毅品格和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用书法这一独特艺术形式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布局,中国书法家协会还开展“"一带一路"诗书万里行活动”,组织优秀书家沿古“丝绸之路”考察采风,在古今巨变中获取灵感,以诗书方式讴歌时代;实施“中国书法环球行”计划,先后在墨西哥、加拿大、葡萄牙、比利时欧盟总部举办“汉字之美”中国书法展,举办“第十二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向世界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面对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严重匮乏的现状,中国书法家协会站在汉字书写与书法传承的历史高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于2014年启动“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得到书法界和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初步形成全面互动的百千万书法基础人才工程。教育部和中国文联已将“翰墨薪传”纳入“国培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为省、地、县三级培训书法骨干教师,全力推动书法进课堂,让古老的书法艺术永续相继。


持守艺德,努力为历史存正气

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事、从艺的一条硬标准。衡量一位书家,要看他一生的道德修为,看他的气度与胸襟。人之所向高迈,书法格调自然宏大深远。当今时代,各种利益诱惑纷至沓来,干扰着书法家本应宁静致远的心境,能否坚守艺术理想、处理好义利关系,能否保持高尚的职业操守和人格修为,对每一位书法家来说,都是严峻考验。

如何引导书家明方向、拓视野、提格局、重艺德,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工作中谋篇布局的关键。按照中宣部、中国文联的统一部署,中国书法家协会近两年陆续举办30余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专题培训研讨,引导广大会员充分认识新时期书法工作的历史定位、重要意义、形势和任务,提升推动书法事业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中国书法家协会适时发出《中国书法工作者行为守则》和《争做书法界德艺双馨“四有”书法家倡议书》,加强对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的思想引领和行为规范,并成立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将书家的道德考量纳入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考核评价体系。

为充分发挥书法作品传递“真、善、美”的社会功能,近年来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书法家,书写以中华传统美德箴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作品,举办“弘道养正”书法巡回展,拓宽传播渠道,把展览、讲座送到学校、场矿、社区、军营、农村等,还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栏等载体在全国机场、铁路、建筑工地及各类公共场所广泛宣传,让人民群众在欣赏书法艺术中得到美的愉悦,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书法家得以自觉向人民学习,不断淬炼品格、涵育心灵,积极投注“人书合一”“人墨互磨”的艺术实践,重塑精神力量。


补齐短板,自觉追求艺文兼备

当代书坛,还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比如,一些成绩很好的获奖书家,没几年过早结壳定型了;有的书家名噪一时,几年后创造力渐渐减退了;有的书家写了几十年,越写越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写了。这些书家缺少的不是技法,而是深层次的学养与文化,缺少的是读书与思考。陆维钊曾说:“古往今来,从无没有学问的"大书家"。” 启功言:“文史不通,笔下空空。”这是对当代书法家的忠告与提醒。书法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是文化传统深处的一部分。一个胸中没有丘壑江海,没有文史才识的人,怎么可能笔下有大气象、大格局、大境界?

文化修养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当代书法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书法家协会从2014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连续四年举办“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拿出具体措施,下大力气充实调整青年骨干书家的知识结构和创作导向,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努力引导当代书坛新生力量技道并进,由此带动书法界形成学习经典、读书思考的风气。

为发挥学术界对当代书法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中国书法家协会连续举办“全国书学讨论会”“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等高品质学术活动,促进书坛对当代书法的思辨,激活自我修正能力。为有效解决书法审美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中国书法家协会还精心推出“中国书法流动大讲堂”,组织专家、学者到全国各地巡讲,传播引导书法文化。十一届国展期间,中国书法家协会还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合作,创设古今书法两大系列六个展区交相辉映的展览新形式以及高端学术论坛,让当代书家置身宏阔的历史时空,感受中华五千年文明华章,坚定文化自信。

鉴于当代书法现阶段文化薄弱的短板,中国书法家协会自十一届国展起,提出“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创作理念,首次将“文”提升到书法创作的核心层面,倡导“艺文兼备”的主张,同时增设文字审读等环节,向书法界发出提倡文化内涵、注重文字规范的信号,对长期以来不尊重书写文本文意、糊涂乱抹、跟风模仿、过度拼接制作等现象,以及随意解构汉字的行为,进行有力回拨与扭转。第五届中国兰亭奖、第十一届国展等重要展览,中国书法家协会还对获奖入围作者增设了现场创作与文化考查,综合考量作者的全面素养,倡导书家多读书、多涵养,厚积薄发,自觉追求艺文兼备。评审中增设文字审读、文化考查的意义,是通过这一方式,唤醒书家内省笔下遗失的精神内核。这个精神内核,既包含深厚的文化传统,也包含风起云涌的时代气象,是含弘宇宙,吞吐古今,发我心声。


立足本体,推动书法可持续发展

展览是当代书法发展模式中的主要形态,把展览评审作为探析当代书法现状、反思问题、寻求对策的重要平台,是中国书法家协会近年来的新举措。

根据全国性文艺评奖改革精神,中国书法家协会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大胆革新,不断探索建立符合书法本体发展规律的评审机制、组织方式和展示形式:加强顶层设计,对专业展览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努力解决同质化倾向;减量提质,放缓频率,改变展览多、乱、粗现状;严肃评审纪律,制定《评审行为守则》,杜绝“拉票”等不正之风,实行组织与评审“两权分离”和承办方“属地回避”制度,使书坛诟病的“东道主”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和干净;强化学术、媒体深度介入与监督;严查“代笔”行为。弄虚作假的“代笔”行为,是当代书法发展中的一个痼疾,在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中国书法家协会在专业展览中加大抽查面试比重,对“代笔”行为进行震慑和查处,保障公平竞争,净化书坛风气;以服务作者为旨归,免收展览评审费,认真做好退稿工作,维护作者利益。以上改革,鼓励书家静下心搞创作,为书法界改出风清气正的新气象,为出人才、出精品营造了良好氛围。

人才是事业兴旺的基石。目前,中国书法家协会正积极实施“四个一批”当代书法人才发展计划,即努力造就一批领军人物,涵养一批骨干人才,培育一批青年才俊,扶持一批基层作者,形成一支重道德、富学养、讲传承、彰个性的当代书家队伍。中国书法家协会努力拓展服务视域,延伸工作手臂,实施“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创作成果展示系列活动”“全国新文艺群体书法家创作采风活动”“西部书界新秀千人培养计划”等项目,把更多资源、更大舞台、更好机会提供给有理想、敢担当的一线优秀书家,为当代书法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广阔的人才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寄怀高远,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攀登书法艺术的时代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