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柳长忠:神农架创作采风记
发表日期:2019-11-27 20:58:12 来源:本站 被阅读[6015]次

柳长忠近影

 

柳长忠简介

       湖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北省墨香荆楚书画院院长,湖北省政协书画院院务委员, 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协主席团常务委员,中国硬笔书法1—5届国展评委。

       1997年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协全国第七届中青展和全国第二届正书展;先后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等出版钢笔字帖百余种;河南省小学实验书法教材《书法艺术》、《写字》的范字书写者;策划组织了第一至第四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及万人笔会。2010年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奋斗》栏目学术观察员。书法作品被宁夏博物馆、米公祠等几十家国家文博单位及大学收藏并镌刻在中囯书法碑林博物馆、韩国碑林园上。

       

 

神农架创作采风记

文/柳长忠

       2019年 7月14—18日,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的指示精神,讴歌伟大的新时代,湖北省政协书画院组织湖北知名书画家赴神农架创作采风。我有幸成为此次书画家采风团一员。

        出席这次创作采风的还有:湖北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省政协书画院院长刘永泽,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葛昌永,省政协原委员、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陈运权,湖北知名画家、武汉市美协副主席毛宗泽,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省国画院副院长钟鸣,湖北知名书法家、兰亭奖获得者汪敦银,省国画院画家安忠,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二级调研员李为学等。

        14日上午,采风团一行在团长刘永泽先生带领下,乘飞机抵达华中地区海拔最高的(海拔2800多米)民用支线机场——神农架红坪机场。一下飞机,书画家们就被机场周围的景色吸引,那连绵起伏的秀绿群山,那洁净无尘的白云蓝天,那婉延曲折的盘山公路,把神农架装点得神圣而秀美!大家纷纷拍照留念,捕捉美景,感受神农架的神奇。

        从机场沿盘山公路顺山而下,一路上山路婉延,山岚升腾,山风沁脾,山谷幽绿,山树蝉鸣,人在云中走,车在画中行,满山的青翠加上绕腾的山雾,这里就是神农架有名的红坪十里画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很高,没有一点高山反应。我们游走犹在仙境一般。

        午餐后,目的地大九湖。我们乘车顺山而上,往神龙谷、神农顶进发。一路上,神农架政协刘荣平副秘书长担当起接待员兼讲解员的职责,为我们不停地介绍神农架的历史治革、旅游景点、风土人情,让我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又了解了不少关于神农架的故事,长了不少见识。

        车到神农谷,只见一团云从山间飞过来。我们停下车,从旅游公路慢慢往坡上走,去看神农谷。可此时山雾弥漫,啥也看不到。心里正犯嘀咕:这神农谷有啥好看的?什么也没有!当来到刻有“神农谷”三个大字的石头边时,云团飞过,雾走天晴,只听前面有游人惊呼:哎!神农谷!神农谷!我看到了!

        循声而去,只见:神农谷尤如万丈深渊,一组奇石怪壁耸立于山谷间。谷中云雾缭绕,谷底深不可测,谷石巧夺天工,谷间万般奇峰,独特而美丽,真一个“神”字了得。大家纷纷拍照留影,忘情赏景,乐不思离。

        这时荣平秘书长又讲了个小故事:曾经有一位湖北籍老领导,初游神农谷时,被眼前景色所吸引,一屁股坐在谷顶山石上,说:我不走了!我不走了!我就在这里。神农谷太美了!太神奇了!

        这虽说是个小故事,只有到了神农谷,才能真正体会“我不走了”的感受和情怀。

        离开神农谷,不几分钟,车到“神农顶”观景台。大家下车观览。只见远处有一山峰,峰顶舒缓呈“山”形。远眺可见石阶婉延至山顶。那就是威名远扬的华中屋脊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此时,云开雾散,赏景揽胜的游人正多,大家齐聚在观景台刻有“神农顶,海拔3106.2米”的景点石旁等待留影!只见刻石上面几个数字有明显改动。原来,神农顶最高峰海拔为3105.4米,汶川大地震后经国家地理专家测量,山峰上升了80厘米,故成今天的海拔高度。

        我们一行欢欣地聚在“神农顶”景点石旁照合影,互拍自拍,留下难得的人景相融瞬间。

        沿神农顶顺盘山公路而下,路过天际岭、板壁岩。在天际岭作了短暂停留。站在岭上,看着眼前的群山,心中无限感慨。往东望去,那里就是神农架百里无人区,汉江源头就在这里;西顾,远山叠翠,烟云缭绕,这里的水自岭西汇入长江。天际岭,原来就是长江汉江的分水岭。江汉奔流,生生不息,一岭见证。

       板壁崖,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被称为高山上的石林。其海拔并不很高,但声名却很响。据说,这里是野人的栖息地,也是神农架气候变化最大的地方。板壁岩间,散生的箭竹,装点着崖石,簇丛茂密,翠绿可人。箭竹林旁,怪石突兀而起,或高或低,或正或斜,千姿百态,形神不同。“金鸡报晓”、“雏鸟待哺”、“灵龟戏雾”、“悟空护驾”,形态栩栩如生。最神奇、最震撼的当数崖石中拔地而起的那个巨大的“神根石”。其高丈余,酷似男性神根,妙在神似,奇在形同,真是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离开板壁崖,我吟诵四句以赞:“板壁崖石耸天庭,满山箭竹翠绿屏,一柱擎天神根立,游人惊叹天工精。”

 

         我们下榻在大九湖镇一户“农家乐”。大九湖是个新建的移民小镇,依山傍溪,统一规划,三层半别墅式农家楼房,各自建设成现代山寨风貌。大九湖是神农架林区的重要旅游小镇,西通巴渝,北接郧陕,南与长江三峡相接,是连通鄂渝陕的交通中转站,也是神农架核心景区之一。据介绍,大九湖湿地公园面积五千余公顷,平均海拔千七百余米,四周群山环绕,中间盆地平原湖泽,是湖北省内独特的亚高山泥炭藓沼泽型湿地。

        大九湖景区内自然景观奇特多样。在“地无三尺平,抬头见高山”的神农架逶迤群山之中,却深藏着一块近五万亩的高山平原湿地,实属罕见,故被誉为湖北的“呼伦贝尔”,华中的“内蒙高原”。

         大九湖景区最大亮点,便是九座湖泊如明镜般散落在神农架群山环抱之中,静谧神圣,如梦如幻。据说,大九湖有薛刚反唐时留下的古寨,以及因此命名的一至九字号军营和卸甲套、鸾英寨等屯兵遗迹;是张献忠扎营屯兵、休养生息之所。这里曾是川鄂古盐道的重要交通要道和驿站,是鄂西、川东、陕西南三地文化的交汇点;这里汉民族文化史诗《黑暗传》仍在民间口传吟唱;这里仍然流传着薅草锣鼓、打火炮、堂戏、哭嫁等千百年流传的习俗。这里饮食文化也很有趣,“爷爷的疙瘩火”,“奶奶的土吊锅”,吸引着不少游人品尝。

        书画家赴大九湖采风途中,永泽主任主持了“车上讲堂”:

        首先由画家陈运权教授讲国画创作。陈教授和风细雨,娓娓道来:画画就是写意,写意的精髓是个“写”字。古人讲抒写胸中逸气,“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就是其中较典型的说法。但“写”并非不顾物象的胡涂乱抹,对于绘画要素的讲究及掌握也是重要的基础之一。前人把绘画分为“神、妙、逸、能”四品。至于写意画的具体欣赏方法主要是“意、理、法、趣”四个字。意,即立意、意境,意在作品中就是灵魂,绘画的立意高低,能直接地反映出作画人的修养及精神境界,当我们在创作时,尤当注意意境的高低及其传达方式。理:理则包括自然之理,画学之理。研究时一要尊重自然之理,如花叶向背、山石俯仰、动物比例等,二要注意画理的研究,尤当留意画学之理与自然之理间的矛盾,若物理与画理发生矛盾,要以画理为重。如四季花卉放置在一张画中,散点透视画物体等。法:绘画的技法手段,如构图法、笔法、墨法、色法等,法与意相连又受立意的控制,故有“意匠”、“匠心独运”之说,读一幅画时就要看作画人的技法的个性风格及技法的高度如何,方能知其高下。趣:指趣味、情趣,看无趣的画面,味同嚼蜡。故有无“趣”是画的重要一环,一幅绘画,或趣在形,或趣在法,或趣在意,无趣便不成其为画。陈教授谈起创作,滔滔不绝,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随后画家毛宗泽先生分享了他参与创作军运会最大画作的情况:经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艺术委员会提名,受军运会组委会的邀请,由曾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老战士、91岁高龄的艺术家周韶华领衔,主创人员有长江画派领军人物施江城、张军、董继宁、王心耀、樊枫、毛宗泽等画家组成创作团队,从去年隆冬到今年盛夏,历时半年,完成了军运会主会场武汉体育中心重要点位艺术作品《巍巍长城》的创作。此画高10米,长16.8米,据称是目前最大的一幅单张纸中国画。

        接下来钟鸣教授分享了《辛亥首义百年祭》组画的创作过程。讲述了从搜集辛亥革命历史人物资料开始,到《辛亥首义百年祭》中几十位历史人物形象的创作感受。道出了一个画家的创作,既要捕捉时代主题,又要关注思考重大历史题材,不要只沉浸在小斋室、小画作、小情趣的自我陶醉之中。

        最后,葛昌永先生就书法家如何提升自己作品的文化含量,加强诗词修养与创作,介绍了自己坚持诗词创作的体会。

        永泽主任在每个书画家话题分享完之后,进行点评、归纳、提升,让大家重点更清晰,理解更透彻。这样的“车上讲堂”,既能赏景,又能学到知识,值得点赞!

        来到大九湖景区,我们首先参观了大九湖湿地科普馆,看了正在装修的神农架政协书画院创作室。然后在第二个湖边下车,步行游览大九湖。此时,在多云的天空下,太阳时而露脸,时而躲进云中,让游览更加充满动感。翠绿的远山倒映在碧蓝的湖水中,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水鸟在湖中嬉戏,不同的水草树木在木板栈道旁随风婆娑摇动,空气清新得让人醉了。湖水远山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

        下谷坪采风。位于神农顶西南麓的下谷坪,可谓鄂西最美乡村,依渡河两岸高山峡谷散落分布,是土家族集中生活居住区。下谷坪渡河两岸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宜农作物生长,故炎帝神农氏在此试种并发明五谷,因此而得名“下谷坪”。

        从大九湖一路盘山而下,首先来到下谷坪板桥村。该村自然散落在半山腰,难得有一块开阔地。我们在乡村干部的引导下来参观村里最大的一处新建乡村大舞台。只见舞台中间留着空,以背后的远山翠谷为背景,是真正的“天幕”(天然舞台幕墙)。这里每到旅游旺季,村民游客就集中在这里摆桌席,一边小饮,一边观看当地村民“非遗”表演《皮影戏》、《堂戏》。这成为板桥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继续顺盘山公路而下,来到下谷坪乡所在地。 这里依河溪两岸而建的土家民居,白墙青瓦,各具风貌。走在渡河边,站在土家风雨桥上,只见河中溪水奔腾,永不停歇。远处有亭台小阁,依山而建,古意秀美。尤其是那耸立在河边的海螺石,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传说和历史的沉淀。

        走上太和山,坐着小火车,穿越“时光隧道”,再走一段丛林小路,到达世外桃源——猕猴乐园。信步在栈道丛林中,领略“花果山”果树林的香味,观赏对面峭壁飞流直下的“水帘洞”瀑布,乐而忘归。

  山中的猴子非常可爱。饲养员一声吆喝,扔几把花生,它们马上就攀枝走崖,来到你的身旁。大家不停地拍照,录小视频,寻找着猴王,追拍着小猴,享受与猕猴近距离接触的欣喜。

 

参观下谷坪板桥戏楼有感

        刘永泽

下谷堂戏唱家乡,

非遗土风众欣赏。

松涛流泉齐贺彩,

天幕悬在峰巅上。

 

神农架下谷坪游后感赋

柳长忠

溪流闹过风雨桥,

两岸夷陵土舍高。

万载石螺传轶事,

千年金甲看今朝。

板桥听戏村民湧,

太和观猴外客潮。

相思岭上神仙妒,

下谷坪幽乐陶陶。

 

注释:

风雨桥:下谷坪土家风雨桥

土舍:土家族的房舍

石螺:望夫螺石,耸立在下谷坪街边

金甲:金甲坪村

太和(hè‌):太和山

相思岭:相思岭村

下谷坪:下谷坪村

 

        采风间隙,书画家们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和写生。陈运权、毛宗泽早起就在溪边写生,然后回房间创作;安忠先生安静地在宿舍画画;钟鸣教授挥毫创作了几幅画后,又赶赴山中与画友相聚;葛昌永主席诗兴大发,“又上神农架”一组诗已“下线”;刘永泽主任最是辛苦,不仅完成了自己诗作的书写,还为神农架林区政协书画室等有关方面创作了不少作品;汪敦银兄也是高产书家,挽袖挥笔,任性情恣肆,创作了不少横幅、对联。大家都蓄足了劲,画开了,写活了,画作频出,佳构纷呈。最后由四位画家合作的“仙居揽胜大九湖”,由刘永泽主任题写葛昌永先生的诗作为画款,每个书画家签名盖章,共同留痕,交神农架政协收藏。这次创作采风,书画家们按照省政协书画院的要求,还创作了十余幅精品,将由省政协送香港展出并赠香港有关人士。

 

                         赞华中屋脊——神农架

                                     柳长忠

        己亥暑夏,随省政协书画院赴神农架创作采风,有感于“华中屋脊”之美景。这里群山万壑,层峦迭翠;峡谷奇峰,仙境天成;飞瀑壁崖,锦沟流泉;穿越老林,云舍水露;流云仙雾,人间幻境;高山平湖,水中云天。构成了一幅幅秀丽奇异的山水画卷,令人流连忘返。遂吟成此句。

    红坪落客作仙游,

    众壑群山一眼收。

    雾锁奇峰神岳现,

    云开天际汉江流。

    千石耸异神根立,

    九镜留奇众客悠。

    大美熊山千里碧,

    身临梦境乐三秋。

 

注释:

        红坪:红坪机场

        神岳:即华中地区最高峰——神农架神农顶

        天际:神农架天际岭,系长江、汉水分水岭

        九镜:神农架大九湖,远观犹如九面镜子镶嵌群山之中。

        熊山:神农架的别称。

 

                         原载《中国硬笔书法论坛》2019.10.

                         (2024年11月26日修改并补照片)

下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