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国书坛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在京开幕(图)
发表日期:2015-08-10 22:34:00 来源:中新网 被阅读[1503]次


      8月9日晚,十一届国展预展及颁证仪式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共同开启“国展之灯”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陈洪武向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等领导介绍展览情况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8月10日,“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古今系列展示与学术论坛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8月9日晚,十一届国展预展及颁证仪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夏潮、李前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郭运德、陈建文,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孟祥林,中国文联办公厅副主任邓光辉,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虹霖,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六届五次理事会的全体理事,参加国展论坛的专家学者,获得十一届国展优秀作品的作者等数百人参加。预展仪式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陈洪武主持。简约的仪式中,莅会领导和嘉宾为获得本届国展优秀作品的作者颁发证书,鼓励他们立足传统,潜心经典,磨砺求新,创作出更多文质兼美、艺文并重的优秀作品。

  预展仪式上,李屹在讲话中对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组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针对本届国展业界期待、社会关注的实际,中国书法家协会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改革评审机制,严密评审流程,实现了科学规范评审;采取系列措施,净化评审环境,做到了讲规矩、守纪律,鼓清风、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树立行业新风,转变工作作风,将服务广大书法家放在首位,赢得了广大书法家的信任,增强了中国书协的凝聚力;将本届国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规划与运作,开展“书法公益流动大讲堂”,举办“名家邀请展”,联合举办古代系列展览,开设论坛、讲座等,拓宽了国展的功能与内涵,谱写了当代书法发展里程中的华彩篇章。

  张海在讲话中说,十一届国展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重塑书法艺术的纯粹与高雅,创作出有筋骨、有品格、有分量的书法作品来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凝聚社会正能量。他还说,在全球文化战略的背景下,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己任,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高雅生动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神聚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颁发证书后,孙家正、赵实、景俊海、沈鹏、张海共同开启“国展之灯”,全体嘉宾参观展览。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共分两个展览系列:当代书法展览系列包括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和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中国书协以公平、公正、公开为评审原则,以“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为方针,创新评审机制,严明评审纪律,规范评审程序,评出了本届国展的入展作品与优秀作品。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不仅邀请到了为当代书法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沈鹏、欧阳中石、李铎先生等老书家,还通过学术提名、专家投票的方式推举业界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作品参加国展。邀请展的设计以年龄为序,线状呈现当代老、中、青三代书法家的艺术成果,开启了充分尊重、关注老书家与资深书家,热情关怀、扶持青年书法才俊的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风尚,凝聚力量,共谋书法发展盛业。这两类作品将分别于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展出,通过展览的形式诚恳接受广大观众的检视和品评。国展期间,中国书协组织系列论坛,围绕当代书坛的焦点热点,展开学术研讨。古代书法展览系列包括举办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书法特展,国家图书馆典藏碑帖善拓书法特展、敦煌遗经书法特展、近现代名人手稿特展,结合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推出的“石渠宝笈”书法特展。以上五个展览在各藏品单位举行,各展览都附以著名学者及专家的相关学术讲座等配套活动。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寄托着深沉的社会期待,呼唤着书坛更多的人文关怀、更深刻的学理思辨,并昭示着当代书法发展新时期跨越的格局与气象。书界同仁当力戒浮躁,不断奋勉,以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为己任,将自身对时代的感恩、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对书法艺术的深刻体悟融化在笔墨中,创作出具有时代审美与人文内涵的作品,承担起历史使命和责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