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国书坛 
开封庆祝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 致敬“公涛”精神
发表日期:2015-08-29 10:33:00 来源:开封文明网 被阅读[2491]次


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开幕

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开幕

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活动现场领导致词

  

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活动现场领导致词

  

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活动现场

  

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庆典活动现场  

    庆祝中国翰园碑林创建三十周年暨翰园情——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展开幕式举行

  古城墨香飘四海,翰园盛会迎嘉宾。8月25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翰园碑林承办的翰园情——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展开幕。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文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恒,国务院经济顾问李宝荣,河南省文联主席杨杰,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协主席宋华平,河南省老干部局副局长李修建,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谢安钧,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韩国碑林园理事长许由,开封市领导黄道功、高宏勋、孙晓红、赵洁出席开幕式。

  开封市副市长孙晓红在致词中表示,开封作为首批“中国书法名城”,书法文化底蕴深厚,书法历史源远流长,享有“一城宋韵,半城墨香”的美誉。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展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翰园碑林的碑刻艺术和书法艺术水平,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国书法名园”的独特作用,并对开封文化事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翰园集团董事长李孝泉对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多年来大家对碑林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据了解,中国翰园碑林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的首个“中国书法名园”。本次展览共征集两期高研班学员和指导老师的作品100幅,旨在把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当代青年书法家的优秀作品充实到碑林中去,进一步推进中国翰园碑林的建设与发展,为地方文化建设添彩,为书法艺术添彩。

  双方携手 助推开封文化建设—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文海

 

潘文海

  “中国书法家协会跟中国翰园碑林的接触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而是有着特殊的渊源,从开封市成功申报中国书法名城,到中国翰园碑林成功申报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中国书法名园’,再到今天双方筹备的一系列活动,中国翰园碑林一直都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关注的视野之内。”8月24日晚,刚刚抵达开封准备参加庆祝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活动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文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提到中国翰园碑林和李公涛精神,潘文海动情地说,中国翰园碑林有着独特的定位和优势,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和书法艺术,中国翰园碑林的创建人李公涛倾其所有,带领全家人采石刻碑、开园建林,他的精神感动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我们对此非常敬佩。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陈洪武专门指示,一定要把此次活动策划好、实施好。

  谈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与中国翰园碑林共同策划的翰园情——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展,潘文海说,去年6月,经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专家组认真评审,有51名学员参加了首届高研班。今年4月,又有42名学员参加第二届高研班。这两届高研班,聚集了全国45岁以下书法创作的实力派精英,此次展出的作品就是这两届学员创作的精品,基本上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书法创作的高度和水准。潘文海希望中国书法家协会今后能不断加强与中国翰园碑林的合作,用更多的书法精品充实、提升碑林的园林品位。他同时表示,希望中国书法家协会通过与中国翰园碑林的携手,共同为推动开封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翰园碑林是文化奇迹—访公安部宣传局原局长、作家武和平

 

 

武和平

  武和平,一位土生土长的开封人,曾任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公安部宣传局局长。他是一位公安战线的传奇人物,又是一位作家。跟他交谈,记者不时能够感受到他身上透出的儒雅之气和闪烁在他言语中的智慧火花。

  谈到开封,谈到中国翰园碑林,谈到李公涛,坐在记者面前的武和平总有那么多感动。他说,八朝古都开封是一片文化沃土,中国翰园碑林是文化奇迹,而“文化愚公”李公涛正是为中华文化铸魂塑形的人。此次回到家乡参加纪念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典礼,他感触颇深:“中国翰园碑林能建成今天的规模和水平实属不易,其中有公涛先生和家人付出的艰辛,更有历届开封市市委、市政府对碑林建设的鼎力支持、精心扶持,同时也浸透着开封百姓和人民军队的劳动汗水!”

  武和平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他曾去过李公涛家,在李公涛的陋室中,听李公涛朗声说有生之年要在开封建成一座大型碑林,当时他就认为,这件事如果能够做成,无疑是一件善莫大焉的好事,但又表示疑问,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绵薄之力,如此病痛之躯,能持续多久?能走多远?他真没想到,中国翰园碑林能建成今天这样的规模!

  武和平说,为什么中国翰园碑林会出在开封?因为开封有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血脉的滋养。为什么李公涛会有建设碑林的梦想?因为李公涛有文化,有儒家的家国情怀。只有被文化熏陶、浸润,才会为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他表示,相信通过公涛精神和碑林文化育人、励人、律人、惠人作用的发力,一定能给“四个开封”的建设带来强劲的推动力。

  “公涛刻碑”会成为不朽的传说—访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

  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言语间激情四射,浑身浸透着诗人的豪放和书法家的沉稳……这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给记者的印象。8月24日晚,在庞中华下榻的宾馆,记者采访了他。

  说起开封,庞中华感到非常亲切。“上世纪70年代,我首次来到开封,这座城市给我的印象非常好。”庞中华说。谈到李公涛,庞中华更是赞赏有加。他告诉记者,他与李公涛很有缘分,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交往。他说:“有一次,李老先生跑到我家找我,说他已经请人刻了上千块碑,堆在小院子里,家人不理解,土地又拿不到,真是焦急万分。第二年,当时任河南省政协委员的我在省政协会上,和其他13名政协委员联名书写了提案,时任河南省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的温敏大姐风尘仆仆找到各级领导,才使碑林的土地问题得以落实。”

  说到李公涛先生的精神,庞中华更是钦佩不已,并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国民间有很多神话故事,比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相信若干年之后,“公涛刻碑”会成为不朽的传说。公涛精神的实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一直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的庞中华,为了传播弘扬中华文化,近年多次到海外讲学和进行艺术交流,为汉字文化的推广做出了贡献。他认为,如今虽然人们书写工具使用得少了,但是硬笔书法仍然深受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厚爱,应该在中国书法的艺术长廊里,为硬笔书法辟出一隅,竖起里程碑。(记者 田宏杰)

  重温“公涛精神”,回顾碑林人的艰辛创业史

老照片重温公涛精神

老照片重温公涛精神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河南的穷在全国是出了名的。但穷则思变,穷易出英模,穷易出精神。闻名全国的焦裕禄精神,就出自于我们河南最穷的兰考县。焦裕禄精神教育和鼓舞了几代人,习总书记把焦裕禄精神比做我党延安精神,重新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继焦裕禄精神之后,在八九十年代,我省又出了一个“公涛精神”,他的创造者就是被大家公认的当代“文化愚公”,优秀共产党员李公涛先生。

  座落在龙亭湖畔的翰园碑林,是一座名誉国内外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集诗、书、画、印与古典建筑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宝库,不少游人为她的美丽风貌和艺术价值折服。这背后是李公涛及其团队为建翰园碑林付出的巨大心血。

  李公涛是开封地区供销社的一名干部。因工作期间积劳成疾,提前退休回家。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闲不住的。李公涛退休后总想发挥余热,为我市的建设和发展做些事情。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1984年8月《开封日报》开展了“重建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事业”的大讨论,犹如一把圣火烧得他心情激动,彻夜难眠,他翻来覆去的想:做为七朝古都的开封(现在又定为八朝古都),先人们为后代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做为现代人,我们应当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面对历史的思考,李公涛怦然萌动了惊世之举。他要倾尽余生,广收天下墨宝,镌刻于石,自筹资金,兴建一座集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当代最大碑林。做为年近花甲的人能有这种理想实属难得,但要实现这种理想更是不易。首先,他这种思想就被少数的家人否定。如果此时他退缩了,那就没有后来的“文化愚公”,也就没有翰园碑林。李公涛不仅有远大的理想,更有坚定的意志。他力排众议,不仅说服了家人,也打动了周围的人,也因此,获得了开封市人民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民办碑林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李公涛要办碑林须从零开始。资金、人才、场地样样缺乏。他知道要把梦变成现实,何等艰难!但李公涛却信心满怀。他要做别人不敢想的事,要攀别人不敢登的山。

  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他首先向当代书法名家发函征集作品,从而保证作品的质量和来源。为了保证刻石及字体质量,李公涛亲赴七个碑石产地认真筛选,并精心挑选两位技艺超群的刻碑人。为了工作方便,他把一百多平方米的院落及几十间房子腾出来 ,作为办公用房,自已却挤在一间小仓库内,大儿子一家五口挤在一间房内。

  在他艰难创业时,有人怀疑的问,你已这么大年纪了,碑林工程又这么大,你能建成吗?李公涛听了后斩钉截铁地说,我一贴一贴地征集,一块一块的镌刻,我死了以后由儿子接着干,世世代代干下去,碑林一定能建成。这就是为啥大家称他“文化愚公”。正是他这种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的精神,感动着周围,感动着社会,使碑林建设速度加快,可以说一天一个样。

  正是李公涛的愚公精神感动了上帝——人民群众。学习公涛精神,支援碑林建设,已成为那个时代的热潮。在公涛精神感召下,一批优秀人才汇集在翰园碑林。这中间既有风华正茂的青年,又有古稀老人,还有社会知名人士。大家不为名、不为利。勤勤恳恳地为翰园碑林无私奉献。在公涛精神感召下,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这里仅举一例,说明当时群众参与和支持翰园碑林建设的情形。

  1986年暮春,年近60岁的邹秀英从报纸上看到李公涛的事迹后热泪盈眶,她决心为这项伟大事业尽绵薄之力。邹秀英本人没有工作,她老伴双手残疾,退休金仅够两人糊口。她为了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开始捡汽水瓶。当时正值盛夏,烈日当头,可她为了那一个个仅值几分钱的汽水瓶到处奔波,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日复一日,邹秀英捡了整整一个夏天,把卖得的200元钱捐给了翰园碑林。

  在大多数人民群众支持、理解、赞扬“公涛精神”的同时,也有个别人提出了质疑。认为他面对那么多墨宝和捐款能不动心吗?李公涛愤笔写下了“心底无私天地宽”做为自己的座右铭。事实上,李公涛自建设翰园碑林以来,不但未从中拿过一分钱,还省吃俭用集全家所有,先后无偿投入资金170余万元,这在当时,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惊人的数字啊!他凝聚着李公涛全家人对祖国对民族的一片赤诚。为为回答社会上一些人的惑疑,李公涛向政府作了法律公证:“碑林建成后,全部无偿交给国家和人民”。这是何等的胸怀!在财产、物资、档案管理上,翰园碑林有一套健全的制度,每一幅书画墨宝、每一笔捐款,不仅收发手续齐全,并且都登记编号。正是由于李公涛坚忍不拔的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品格,使翰园碑林白手起家,成为国内最大的民办碑林。

  1993年4月13日,新落成的翰园碑林南大门金碧辉煌,门前彩旗飘扬,人群沸腾。李公涛满含热泪,用激动略带颤抖的声音宣布:“中国翰园碑林首期建园工程结束,今天正式对外开放了!”如今,30年过去了,翰园碑林早已名震中外,享誉全球,成为开封文化旅游的圣地。她将与雄伟的龙亭、繁华的宋都御街三足鼎立,她将与高耸入云的铁塔遥相呼应、经相媲美。她与毗邻的天波杨府、清明上河园等组成古城新景观区。

  当我们在欣赏翰园碑林雄伟壮观的仰圣山时,当我们在欣赏书画院的典雅静谧时,当我们在饱览长达七华里,3800块中外书画家的碑刻墨宝时,决不能忘了李公涛及其团队的30年艰辛创业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涛精神”就是开封市旅游业的标杆。只有读懂、学好、学会“公涛精神”,我们才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旅游事业中,才能使开封市的旅游业大跨步前进。(开封文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