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篆刻 
刘一闻对当今印坛的一些看法
发表日期:2006-10-29 22:14: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1865]次

 较之八十年代中期,或者更早一些时候,当今的书法和篆刻创作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而这个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审美意识的迁移和更异上。
   回顾起不少年前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我们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时候的创作是个什么样子。也许是我平素对篆刻比较关注一些的缘故吧,看到近些年来投入篆刻的人们在审美观念上的标新立异,常令我吃惊,并不断反思自己的老派和陈腐。印章一道自明中叶后的文国博开创流派的新局面以来,或婉约,或秀丽,或猛利,或峻健,大多都逃不脱象徽传统文化基本属性的隽永和悠长的境界。齐白石的篆刻乍一看总可算是一任性情一味霸悍,走得很边缘了吧?然细细读来,仍可说是大俗大雅且师出有名的。我十分欣赏那些既有胆魄又借鉴得体的创作者,所以我不赞同把创作当成制作,并把文字构成当成是图像拼凑的简单过程。创作须得高智慧,而制作,即便有些小聪明的熟练,也就足够,这两者间的根本区别,恰恰在于,前者注重内在境界,而后者却计较形象模式。
   通常地讲,印章创作并不是印面越大就气派越大,印面越小,就越是典雅精致的。但在投稿或展览时,往往为了抓眼,眼下的印章则是越刻越大,像是刻小了反倒自惭形秽似的。这样,势必导致看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攀比游戏。印面的大小,本不决定印章水准的高或低的,不然,这又何异于用拖把恻字而当作新闻的无稽之谈?
   历来印章的借鉴之道,不外乎是指秦汉印及流派印这两个方面。然而事实上,能直接从秦汉印取法的,则比宗法流派印要少得多。这个现象,能从最初几届全国展多有仿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抑或黄牧甫、齐白石之作上,尤可得知,我想这个现象的发生,是否因为上述诸家大多时处晚近,而易于让人观察认识且易于仿效呢?令人遗憾的是,从总体看,此中出类拔萃者甚是了了。由此可见,在艺术上既要承得前人衣钵,又能出色地自立面貌,其难度可想而知。
   有不少读者曾向我提出,在具备了一定的创作功力之后,是崇效工一路刻印风格还是放一路的刻印风格为好?要我说,这两种风格都好,关键在于要按每个人的基础来决定。这个基础,包括审美高度、功力深度和理解角度,当然还要揉进作者的性格特点来作考虑。


下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