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硬笔书法网!
 
访谈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书法理论 » 访谈 »

国展专题:十二届国展书家吴中华

时间:2019-12-03 06:15:49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点击:...


吴中华近影


        吴中华,1959年1月生,湖北天门人。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联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荆州市文联副主席,荆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书法作品获中国书协主办的首届“长江杯”全国书法大展优秀奖、“兰亭杯”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书法大赛一等奖、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书画摄影大赛书法一等奖、湖北省首届“公务员杯”书画大赛书法一等奖、荆州市优秀文艺成果奖特殊贡献奖。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展、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展、庆祝建党85周年书法展、第二届兰亭艺术创作奖、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全国五百家书法精品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展等多项全国大展。出版《吴中华书法集》《湖北十人书法集·吴中华》《气象与风度——湖北实力中年书法家吴中华作品集》《荆州市文化名家·吴中华书法艺术工作室作品集》。先后在山东菏泽、湖北荆州、天门、武汉举办书法个展。作品入刻开封翰园碑林、湖南常德诗墙、武昌首义碑林等。



        书法艺术是表情达意的艺术。无论采取何种表达形式,都显现出书者的审美追求、艺术眼光、艺术感悟,同时也传达着书者的学识修养、人格操守、思想境界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诸如书写环境、书写心态、书写工具以及书者的笔墨功夫等等,往往又难很好的契合,总觉得每件作品,甚至每个字、每个笔画都写得有遗憾,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效果,难怪古人有“五乖五合”之说。


        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和取向又有了一些变化,一改过去大开大合、左右摆动、跌宕起伏的章法,到现在的比较平和中庸。艺术上的事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说哪种追求好,哪种追求不好,这都是很个人的事。粗犷雄强、大气磅礴是美,婀娜多姿、点画精到也是美。我当下的审美追求和取向除了年龄上的原因外,主要是迷上了唐孙过庭的《书谱》,读临结合,临创结合,追求平和冲淡,中庸自然。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读书写字是我多年的习惯,更已成为我的常态。这个时候的书斋和时间一切由我主宰,少有打扰,更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我在创作作品之前先翻翻书,或临临帖,待心平气和,渐入佳境,并有一种创作冲动后方展纸挥毫,一写就是三、四个小时,不满意的一律撕掉,也不强求继续写下去,再翻翻书,或临临帖,或者是干脆罢笔不写了。


        我这次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的草书作品的创作就是在晚上完成的。在尺八屏的作品中,书录了自作诗七绝三首,加上款字大小一百余字。既有唐孙过庭《书谱》的影子,也有明清前贤的笔调,更有我对草书的理解和把握。总体来说,写得比较平和、中庸、安静、文气。但也有遗憾,静有余而动不足,稍显平板、拘谨。


        写字就是写心情、心境、心态、心性、心智,但要写“纯”很难,写“雅”更难,既“雅”又“古”难上加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网站公告
图片新闻
书法理论
名誉顾问:庞中华 张华庆 顾问:丁谦 李冰 王讯谟 陈联合 李景杭 张宝彤
艺术指导:王臻良(湖北) 高继承(陕西) 司马武当(河南) 崔国强(湖南) 李书忠(四川) 刘胄人(广东) 沈鸿根(上海) 吴全仁(内蒙)
熊洁英(辽宁) 郑文义(黑龙江) 谢连明(吉林) 寇学臣(河北) 何霞辉(贵州) 王惠松(江苏) 薛祥林(安徽) 高方荣(海南) 李岩选(山东)
刘旭光(江西) 陈亮(重庆) 林普霖(福建) 徐小又(美国) 张炳煌(台湾) 许雪明(香港) 陈颂声(澳门)

站长兼总编辑:长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络总监:赵克礼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法律顾问:刁品纯 技术支持:湖北大鹏网络

网站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天仙路西湖明珠清风苑5-1-101室 邮政编号:432000
专用邮箱:zgybsfw@163.com 联系电话:0712-2822612 13871880721 13272466110 鄂ICP备1801532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90202000406号 Copyright® 2014-2016
关闭
关闭
网站二维码
 
论坛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