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论 
论取法写经、魏碑的钢笔楷书
发表日期:2006-10-27 01:09:00 来源:不详 被阅读[1742]次

新时期以来的钢笔书法是以创作的丰收来标志的。而且,这种丰收是以各种各样的面目出现的。楷书的创作同行草书相比,数量上自然要逊色得多,但表现的方式却仍然是十分多样的。除了继续效仿历来为人所瞩目的晋楷、唐楷之外,人们还将其效法的触角伸向了浩瀚的民间书法之中。效法民间书法的主要方向,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写经小楷和北朝碑版。

                二  

 写经小楷从魏晋一直贯串到晚清,是作为传播教义、培养出家人研读书写的一种形式。魏晋之际的写经小楷带有隶书遗韵,用笔实多于虚,因而外观显得笨拙凝重。但是书写的意绪又使人感到一种不加修饰,随缘而走的印象。唐以后的写经小楷开始纳入了“法度”的轨道,写得字势周正,一笔一划毫不苟且,同时也注意了用笔提按的作用,提按比例鲜明。钢笔书法作者的取法,是要与晋、唐的名人楷书明显地区分开来,让欣赏者一眼洞穿其绝对的不是同一种来源。要使欣赏者耳目一新就关系到方法上的运用巧妙,而方法上运用最基本的就是用笔。他们是想写出钢笔书法线条的经体楷书呢,还是完完全全地表达法帖上的毛笔趣味?从众多的经全书法来看,作者们都选择了后者。这种作法的利弊在于钢笔书法要与传统或离或合?这是书坛上较有争议的。那么,又如何来达到这种毛笔的韵味呢?有的硬笔书法作品倘不标明使用工具的种类,也完全可以视为毛笔所为,其逼真程度令人惊叹。一般的作者要达到这一点,总是紧紧抓住经体楷书的特征进行发挥的。综观经体小楷的外在特征不外乎造型左轻右重,用笔起轻收重;起笔露锋尖削,收笔钝拙圆润。由于起讫的粗细悬殊,对于毛笔书写而言,只要提按的较重而已,而对运用钢笔来进行曲创作的作者来说,要达到这种粗细变化就不仅是提按的问题了。因此,转向研究工具的改进者有之处心积虑地提炼某个笔划的有之,居然也都写出了很纯正的硬笔经体小楷。如果从数量上看,这是十分令人欣喜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去探讨写经中的内涵的人就很少了。内涵是隐型的,可感不可感受,都只能意会而难以用实际语言传达。况且,人们也都会将内涵的逐渐深厚寄希望于逐渐扎实起来的其本功身上。由此,吸嚼、揣摩不够,徒有其形者也为数不少。我们看到的钢笔写经小楷,一般地都有比法帖来得活跃、飞动和变化,较少浑穆、温和和稚拙。钢笔书写固有的轻捷,使用不少作者忽视了用笔时速度的把握,常常处于迅疾或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