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庞中华:“活在”字帖上的人
发表日期:2019-11-11 13:36:18
来源:本站转载
被阅读[21377]次
庞中华,一个“活在”字帖上的人
这个名字是无数70后、80后的青春记忆,没有临摹过“庞中华”字帖,也都见过那一个个工整得就像印刷体的钢笔字。如今,大街上询问几个“00”后,他们一脸茫然表示:“庞中华是谁?”再上网络上搜“庞中华”,出现如下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他销声匿迹了?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庞老师被遗忘了吗?为何曾独占鳌头的庞中华字帖,如今没有人用了?
庞中华近影
这些年,庞中华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个“活在”字帖上的人物,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这些年在忙什么?他坐拥的“字帖江山”一去不复返了吗?红星新闻带你走近当年的“字帖销量之王”庞中华的生活。
庞中华的遗憾:
老乡竟然不知我是四川人
74岁的庞中华一亮相,没有人会将他与老年书法家画上等号。一身运动装扮,头发向后梳得发亮,每天早上去健身房“撸铁”,下午出门快步健身。说话间,他立即做出一个健美动作,向红星新闻记者展示他的肱二头肌和腹肌。
.
庞中华在家里录制视频
“我最遗憾的是,咱们四川的老乡竟然都不知道我是一个四川人。他们竟然不知道我这些年在做什么!”一口流利的“川普”,流露出浓浓的四川味道。庞中华说:“乡音是改不了的。但是如今回到四川,他们总是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出生在四川成都的都江堰,后来回到家乡达州生活,我从5岁开始当起放牛娃,我的名字就是表叔取的,很多人以为是艺名!”提起往事,庞中华说,他小时候就读的村小建在一座破庙里,每天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光着脚丫去上学。当时,大家还用破碗磨墨、毛笔写字,他的老师就有一支钢笔,方圆几十里就那一支钢笔,旋盖式的,大家都非常羡慕,心痒痒地想去摸一摸。
庞中华自豪地说,自己也很有创造力,砍了一根斑竹,削尖了为自己做了一支“钢笔”,别在胸前的口袋里,坐在牛背上神气活现,“我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欢乐的时刻,没想到用竹管做钢笔的放牛娃,在成年后,可以成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带着中国硬笔走向世界。”庞中华8岁时被大伯接到重庆读书,彻底改变了人生的走向。
在学生时代,庞中华还不知道王羲之是谁,也不知道什么叫书法家,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诗人,像李白那样的诗人。于是,他写了不少诗歌。18岁时,他还在重庆的报纸发表了80多行的组诗。后来,他选择写字,心想毛笔书法历经千年,大师太多,只能望其项背,不如另觅蹊径,选择写钢笔字,“我还是很有创造性!”
不久,他成为一名地质勘探队队员,辗转于大别山、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间。他的背包里总是带着书本和笔,还有“长江牌”手风琴。长居深山,难免孤寂,他就成天读书、写字、弹琴。最初临帖是用钢笔临摹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毛笔书法中的东西可以借鉴,用不着的就舍去,比如毛笔字的点画结构和神韵都可以学习,而毛笔字的藏锋回锋和提按的方法则弃而不用,于是很快就形成了个人的特色。”后来,他又用这种方法,临写了许多古代名家的真、草、篆、隶的碑帖。
庞中华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历尽多年,他把经验写成书稿《谈谈学写钢笔字》,还写进了激情的文章和诗篇,向出版社投稿,却总是无人问津。于是,书稿搁置了十二年。1979年春天,庞中华来到北京,得到文化前辈江丰、文怀沙赞赏,江老热心作序,《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于1980年7月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
庞中华万万没想到,这一册小书在中国大地热销,第一版20万册一月销空,一版接一版地加印。当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对《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赞扬,称赞它开创了中国书法的新品种——钢笔书法。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请他从太行山来到北京,此后开启了长达五年连续播放的《钢笔书法讲座》。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学习硬笔书法的热潮,庞中华的名字和他的图书席卷了中国大地。
“消失”的庞中华
这些年在忙着做什么?
然而这些年,庞中华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据他的阐述,这有几种原因。当年他掀起了硬笔书法的学习狂潮,便受邀到四处演讲教学,后来又去了世界各地,把中国书法带向海外。如今,市面上各种字帖也就越来越多,选择也多了起来。另外,硬笔书法有过低潮,书法培训班没人愿意上,老师都不愿意学习书法了。庞中华说,近些年,国学受到国家重视,中小学书法课重新提上日程,硬笔书法再次火热,重新认识汉字是中国文化核心。越来越多的人呼唤和盼望他重出江湖,再展当年风采。他说,自己没有分身之术,就开始考虑利用互联网。
庞中华不用手机,要想联系他必须通过他的助手。他说,因为自己要抓紧时间做很多事情。在他家客厅,有一套专业的录像设备,这就是庞中华这几年在忙碌的事情。很多视频网站联系他,想邀请他进行网络教学,但是他当下最希望完成的是一个字帖立体化,书法家也要与时俱进,比如扫二维码,就可以看到写字过程。于是,他正在录字库视频,把新部编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需要学习的汉字从头到尾录一遍,大概有三千五百字,有时候一个字不满意,就反复录几遍,并且许多字都要搭配一首歌曲。一天最多录制一二十个字。庞中华说,年纪大了老眼花,当然不及青年时代的灵巧,但仍然宝刀不老,“我有一种使命感,必须要做这种事,把自己积累一生的知识技能传承下去”。
他向红星新闻记者示范,一边写一边讲,还一边唱《两只老虎》,一笔一画正好与歌曲节拍完美契合。
快乐教学法
他说,这是自己发明的“快乐教学法”
当年,庞中华正火的时候,赞扬声中有鼓励,也有质疑。作为半路出家的地质员,他非常有危机感,不断努力才不会被时代遗弃。于是,他拼命读书,除了书法史、文史哲和教育心理学等各类书籍,还有文怀沙先生向他推荐钱钟书的《管锥篇》。其中提到人的五官,尤其是眼睛与耳朵是互通的,庞中华看到这里就琢磨,书法和音乐都是线条构成的。书法中线条长短粗细、轻重缓急、节奏韵律和情感等因素,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相对应的元素加以解释。
庞中华一边拉手风琴一边唱歌
庞中华向红星新闻记者示范,写出各种不同的线条,长短粗细,轻重快慢,同时唱出相对应的音乐节奏,二者是如此和谐相通。声音视觉双重的刺激,加深了学习者的印象和快乐情绪,创造出这种结合音乐讲书法的《快乐教学法》。他从小在重庆少年宫学习拉手风琴,没想到竟让他的书法教学大放异彩。庞中华说,当自己用左手拉琴,右手写字,海内外的听众欣喜若狂,把书法学习的过程变成快乐的享受。
他有两句名言:音乐是流动的书法,书法是凝固的音乐
坐在沙发上,庞中华抱着他心爱的手风琴,一边拉着琴,一边唱歌,讲述书法的韵律。庞中华十分满意地说:“我这个快乐教学法效果太好了!我就把它带去了世界各地。”
“这些年,很多中国人只知道字帖上我的名字,根本不清楚我在做什么?”庞中华翻出很多外国报纸的报道,告诉红星新闻,为什么这些年自己“消失了”。2011年,他与夫人去美国看望求学的女儿,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知道了这个信息邀他去讲演,立即传遍了哈佛大学、普林斯顿、纽约大学等,包括联合国总部都纷纷请他讲演,极受欢迎。后来,他每年都会受邀赶赴美国,参加各类文化盛典及讲学,带去他的快乐教学法。
庞中华给记者展示多年来报纸上
报道自己的文章
“几年前,联合国邀请我办了四个月的书法培训班,成效斐然。2017年,我又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了个人书法展。”他翻出当时的照片给红星新闻记者看,“我都没有想到当年那个光脚丫的四川放牛娃,居然带着自己独创的书法登上了联合国的殿堂!”。在美国创业求学的四川、重庆人成立了美国川渝同乡会总商会,盛邀庞中华出任名誉会长,旨在联结海外侨胞与家乡故土的桥梁,为家乡的发展多做贡献。
他写诗:遭人嫉妒真是莫大幸福
一上午的时间,庞中华接受采访就如热情洋溢的演讲,滔滔不绝,从出生谈到现在的工作,期间没有喝一口水。
庞中华收藏了半个世纪的“宝贝”,是从地质队员时期就开始写的日记
记者走进他的书房,满墙摆满国内外机构颁发的奖章。他拿出一大箱子收藏了半个世纪的“宝贝”,里面放着从地质队员时开始写的日记本,接近一百册,一模一样的日记本,按照时间顺序整齐码放。箱子里还有几十册读书笔记,第一册写于1965年9月,每一册都用黄皮纸装订得十分规整,归类精确,按照文学、哲学、作家进行详细归类。这些都是他作为一名地质勘探员时的记录,当时,他想办法借来各种各样的书,读后用钢笔将书中名言警句摘抄在小本里,一本又一本,就是他早期的硬笔书法实践。
历年来写的读书笔记
用坏的笔
翻开这些本子,就像看到庞中华字帖,虽说是笔记,但字迹工整,没有一个涂抹的痕迹。书房里,还有一大箱子用坏的钢笔。房间里随处贴着便签,都是关于工作的注意事项。比如这一条:“1.先练习一遍书写要点,最好念出声。2.将音乐、节奏和败笔预习一下……”
笔记字迹工整
庞中华还翻出一册自己的诗集,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当年献给初恋女友的作品《失败者的歌——献给我的初恋女友》,“当年,你像五月牡丹盛开/你家围墙高筑/把我关在门外/我揪心地渴望/我焦急地期待……”谈到初恋女友,庞中华说,他和她都属于失败者,后来对方也十分后悔。但如果他与初恋女友在一起,就会追随她,厮守一生,也许是到重庆一个地方当小学老师,那世上就少了一个书法家。但正是因为两人分手,让他离开家乡,来到北京奋斗,所以他也要感谢对方。
还有一首诗写给嫉妒者的,庞中华成名后,热情的来信堆满案头,但也有人攻击他,比如有人说他的书法俗不可耐,还有人说他不会写字。庞中华说,他从不回应这些声音,反而以此为鼓励自己的动力,于是他写了这首诗《嫉妒》:“遭人嫉妒真是莫大幸福:面对嫉妒者叽叽喳喳/高高扬起骄傲的头颅;嫉妒别人才是无限痛苦:瞪看充满血丝的眼睛/对别人的成就捶胸顿足……”
庞中华说:“我会一直保持热情,保持身体健康,写出新书新作。”
记者获悉,庞中华近期将和出版方合作,推出100本新版字帖和著作,包括他的诗歌、散文、理论和书法作品,并且在互联网上推出他的“快乐教学法”。另外,他还将到全国各地,尤其是四川、重庆的学校作演讲。
(原载红星新闻 记者 陈谋 摄影记者 王红强 北京报道)
上一篇:
赵克礼:有高度有温度的书法先生
下一篇:
王臻良:软硬兼顾翰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