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硬笔书法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谢春华 硬笔书法以其使用工具的便捷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作为中国书坛上的后起之秀而不断发展.因其广泛的实用性而被大众所喜好,也逐渐被当代书坛所认同。然而.就是这样一种被称之为“硬笔书法”的艺术,在经历了短暂的二十多年后.由于当今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冲击,并非象以前那样风风火火地大踏步前进,而是渐渐受到人们的冷落,圈子越来越窄。作为一名曾热衷于硬笔书法创作的书法专业学子.笔者追忆往昔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又恰逢硬笔书法滥觞之时,求师习字,好不快哉!尽兴所至,有感而发,于是便有了对硬笔书法的如下思考: 一、曾经辉煌一时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硬笔书法热。 1、各种硬笔字帖的出版此起彼伏。 记得1987年我上初中时,父亲不知在哪弄到一本庞中华先生的钢笔字帖,当时觉得字体端庄.规范工稳。这本字帖几乎从头到尾都为庞中华先生手书,包括一些印刷体的字、阿拉伯数字、拼音字母、数学解题、诗文抄录等,感觉特别实用.也很容易上手。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市场上见到钢笔、铅笔、圆珠笔字帖就越来越多,内容有小学课文、诗词歌赋及其它诸如《三字经》、《声律启蒙》、《常用字字典》等。各种大大小小版式的字帖成为书店的一道亮丽风景,每一节假日,这些摊位前总是挤满了男女老小的顾客,该状况一直延续到1997年,我当时还买到过席殊先生编写的《泰戈尔诗选钢笔字帖》。但到2002年,我再去省城最大的书店找寻席殊先生的硬笔书法字帖时,怎么也找不到。硬笔字帖的专柜已被大量的毛笔碑帖占去了大半,仅有的一些硬笔字帖也多是价格昂贵的钢笔书法矫正板系列新品种,购者无几。 自1980年以来,在各类字帖大量出版的同时,有关报刊也发行了,如杭州的《中国钢笔书法》、上海的《写字》杂志等,这对普及硬笔书法教育,推进硬笔书法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各类字帖出版物的有力补充,是对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的学术指导。 2、各类硬笔书法培训应运而生。 1990年秋我考人一所中专学习,当时学校里有一位老师热衷于硬笔书法创作,并积极组织学生举办硬笔书法培训班,每次上课,阶梯教室里都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人。大家开始熟悉任平,崇拜沈鸿根,了解李洪川.就象现在的歌迷爱歌星、“老鼠爱大米”一样.追慕得五体投地。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因为有老师指导,又能很便宜地买到每位硬笔书法名家的字帖,书写工具也简单随意,钢笔、圆珠笔、竹笔、粉笔均可。 除了学校小学范围的培训外,社会上更是多.如湖北的李洪川、李泽川等兄弟三人,在武汉创办“李氏三川钢笔书院”,通过函甬授、面授等形式面向全国各地招生,规模空前,影响颇大。还有诸如以《中国钢笔书法》、《写字》等杂志社举办的硬笔书法初级、中级、高级班甚至名家班刊授,层次多样,教学灵活。笔者也曾报名参加过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刊授中心的名师班,每人可选择一位名师指导。在该中心推出的众多硬笔书法名家中,我死心踏地就认准任平老师,使得当时的中心主任邱陶陶专门打电话给我说明情况,告之任平老师已就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很忙,问我是否换其他老师,并热情地告知了任老师家里的电话号码,让我自己与他单独联系。那时我斗胆与任老师进行了联络,他很谦和,也很实在,终因事务太忙而婉言推托。2004年春,我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学习,当任平老师给我们上《古文字学》课程时,我才知道他已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了。回想当年.窃自而乐! 可见当年各类硬笔书法培训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一大批硬笔书法爱好者的学习,使部分学子最终走上了书法专业的道路,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二、二十世纪以来受电脑冲击下的硬笔书法格局。 1、电脑打字开始代替手写功能。 从2000年以来,电脑的普及越来越明显,单位提倡“无纸化办公”,即充分利用电子邮件、因特网等方式搜集、发送图文资料;用电脑键盘取代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工具;以激光、数码打印机代替手写过程。这种高速度、高质量的效率,的确使硬笔的使用率大打折扣。五笔字型输人法能使一名专业打字员每分钟打一百余字,打印出来的字体是各种规范的印刷体,包括正楷、行草、篆隶等书体,还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删改,字体按需要变换,排版因时而异,能设定颜色,变换粗细,制作各种装饰效果。电脑打字的这些功能,即使一位一流的硬笔书法家都不可能一分钟写出一百个正楷或仿宋字,至于附加设色、粗细、倾斜、字体变换等功能就更是望尘莫及、天方夜谭了。一份电子邮件只需几分钟即可发送成功,而如果采取硬笔书法手写,然后通过邮局寄信息资料,这两种方式就无法用多少倍数的悬殊来衡量了。 不容置辩,在数字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脑的优势是不可阻挡的,是大众所乐于接受的,人们也不必再去为写得一手糟糕的字而发愁,相反的是一个一流的硬笔书法家不会电脑,不会打字,人们反倒要笑话,批评他跟不上时代,老古董一个。 2、硬笔书法的阵营悄然萎缩。 由于硬笔书法的实用范畴减小直接影响到硬笔书法阵营的缩小,这是一种必然。就象最开始毛笔书法退出实用舞台一样,它已经失去了在实用中的某些优势。原先的一批硬笔书法群,创作水平高的,可能干脆涉足毛笔书法的领域,因为毛笔书法必竟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传承,有着深远的艺术价值和魅力,这比硬笔书法无论从理论建树,还是创作实践方面都更有前途与希望。原先热衷于硬笔书法的还有另一批人,则是处于初、中级阶段的那部分群体.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创作,而是纯粹为实用,为工作、学习的需要,但如今有电脑帮忙,何必再去吃苦头练字呢? 除去以上的两大批人外,再剩下的可能仅存一小部分硬笔书法执着追求者,他们埋头创作,致力于硬笔书法理论的构筑,寻求机遇与楔机,为硬笔书法事业寻求新的出路。阵营的缩小,最直观地还反映在硬笔书法社酬组织的悄然解散或崩溃,这也是社会大环境变异的必然。 三、关于硬笔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1、发挥群众优势,最大限度地守住其实用功能的底线,最大限度地挖掘硬笔书法的文化价值。 旧的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代替,这是历史的必然。作为硬笔书法发展到今天的尴尬局面,这也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是不可扭转的。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再去为硬笔书法的地位而奋力激争呢?我们应该考虑在新形势下硬笔书法赖以生存的文化价值在哪里? 尽管硬笔书法手写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群众手中还是离不r钢笔、圆珠笔等,因为没有这些他们必定还是不方便。起草文稿、勾画草图、上班签到、合同署名、学习笔记……丁作、学习、生活中的诸多环节都少不了钢笔,尽管它不重要,但到关键时候少了它就不行!这就是钢笔的价值体现。我们要发挥其工具上仍普遍运用的优势,守住其实用性的底线,不断发掘一些新的硬笔书法的文化价值。如运用得最多的签名,写自己的名字,这是每个人都要写的吧!还有广大的中小学生,硬笔书法的学习仍在全面展开。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硬笔书法的优势,将艺术性融人到实用书写中去,使签名字体存造型上、形式上富有创意,产生艺术美,能给人以精神享受,这难道不是硬笔书法的文化价值体现吗?我们将硬笔书法对点画、对结构的严格要求与规范书写自始至终贯穿于中、小学师生“三笔字”(即钢笔、粉笔、毛笔字)普及教育中,这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基本功能训练过程,而是直接町以影响到一代人的文化素质问题,这难道不也是硬笔书法的文化价值体现吗? 2、顺应历史潮流,逐渐由实用型向艺术型转轨。 进而向精英艺术、精英文化发展。硬笔书法应是一个大的概念,笔者以为应该包含硬笔实用性书写与硬笔书法艺术两个范畴。二十年来,硬笔书法界也常为此而争论不休,有的死咬住“写字”与“书法”概念不放,从定义上,从范围上比较。窃以为概念的界定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先要明白硬笔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所产生的缘由;为什么它可以从毛笔书法的大范围内分支出来?这正在于它的便捷性与实用性,而它的实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写字”。同时硬笔书法的发展史,也是最先从实用性的“写字”中逐渐丰富起来,艺术化起来,以至后来才提出“硬笔书法”、“硬笔书法艺术”的概念。所以,将其划分为两个范畴,两个阶段,笔者认为有其可行性。 在当今硬笔实用性相对削弱的新形势下,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这就取决于硬笔书法观念的变革,即南实用型向纯艺术型转轨,就象美术大学科中的实用美术(如环境设计、平面设计)与纯艺术(如雕塑、绘画)的分离。既然大众对硬笔书法的实用性需求缩小,那么我们索性发挥其艺术性的一面,充分关注有志于从事硬笔书法创作的人才,推出一批能反映时代气息的硬笔书法新人新作,并不断调整思路,使硬笔书法跟毛笔书法一样.逐步向纯艺术、向精英文化发展。 3、确立以毛笔书法为依托的艺术观念.从数千年以来中国传统的古碑帖中汲取养分,利用工具的特殊性而发挥其自身价值。 毛笔书法是中国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瑰宝,长期以来涌现出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等一大批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遗留下大量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作为短短发展才二十余年的硬笔书法.既没有丰厚的学术根基,又缺乏文化大背景的支撑,就象无娘的孩子一样,始终没有母亲的滋润。而毛笔书法有强大的实力,足以能给硬笔书法多方的营养。 作为硬笔书法.应该树立以毛笔书法为依托的艺术观念,从毛笔书法众多的历代碑帖中汲取精华,同时发挥自己不同于毛笔书写的工具特殊性,将硬笔的一些性能特点发挥到极致,以鲜明的艺术个性而充分展现自身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 4、借鉴其它姊妹艺术,从中找准切入点,探索新形势下的现代硬笔书法,使其更丰富化、多样化、学术化。 现代社会的开放程度.足以使我们的艺术观念得以多方面、多渠道的更新。作为这一门充分运用现代工业机械制造出来的硬笔工具进行书法创作.无疑将受到当今各类艺术思潮、艺术形式的影响。这种种来自于其它姊妹艺术的冲击波,必将对硬笔书法本身产生综合效应。如设计艺术中的三大构成体系:平面构成可以通过点、线、面的空间组合来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色彩构成可以借助颜色的色相、明度、纯度规律把握整个画面的和谐统一;立体构成可以运用材质正、立、侧面的构架来给人一种三维空间的展示……这些元素,都可以有选择地运用于硬笔书法的创作中,如字内外空问的分割、打散、拼帖;作品对纸张、工具、装裱方式的选择以及一些具有现代意味的装置;作品底纹色彩、肌理在视觉心理上的调和作用等等。又如篆刻。是一门直接用刀在石材、铜、砖等上面刻凿文字的艺术.而以刀代笔,这是否也可吸纳到硬笔书法中呢?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恰如其分地把它借鉴好、发挥好! 借鉴的目的不是抄袭,而是创新,使硬笔书法作品既富有时代气息,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形式上的多元化,又具有规范的学术性。 原载《中国钢笔书法》2006年第1期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